《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一、导入1.请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老师板书:玩(生齐读)A谁能给这个字组组词。B当你们玩耍、玩游戏,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妈妈爸爸是怎么说你们的C人们通常情况下都这样认为,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句子: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师: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3人,齐读,2.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却是:出示《玩出了名堂》3,.伸出你的手我们一起来板书课题。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A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题3人,齐读)二、初读课文1.玩,怎么能玩出名堂来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读边想你从这个故事当中知道了什么?A.读完了,可以告诉我们你知道什么了吗?B.列文虎克是最早发现微生物的,他因此还受到了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的嘉奖呢这个重要的信息课文哪段告诉我们的,请同学们找一找。(第五段)C.这段话生字很多,很难读,请同学们练一练学生自由练读。师:谁来为我们读一下师: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D.在这一段中出现了这样一个词,课件出示:拜访。生齐读师:这个“拜”很难写,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吗?师:右边为什么要多出一横呢。课件出示,师讲解:在古代拜见大人时,两手要合并在胸前头低到手,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因此多出的这一横就表示一个人的,学生接:头。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词。师范写。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练字纸,认认真真描一边写一遍。生在练习写“拜访”师:请同学放下笔,看到屏幕这儿来,知不知道什么是拜访?■拜访比看望更正式一些,一般要拜访人都是生:有名的人生:有学问的人生:都是名人师:课文中谁去拜访了谁?师:当时的列文虎克只是普通的——,生接:看门人三、分析课文1.当时列文虎克只是一个看门人,却玩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名堂,接下来我们好好研究他到底是怎么玩的?请同学们用心的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写他玩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和想法。A.课件出示: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1)这段话中藏着几个多音字,该怎么读才是正确的呢?谁来读一读(2)注意这个词,应该读“磨薄”,一起来读读这个词、1(3)读者你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有一组意思相反的词。师:你找的真对,谁来读读这组反义词师:厚对的是(薄),从他把一块厚厚的玻璃磨呀磨呀,磨成四周都薄薄的镜片,你都读出了什么?(他不是一般的玩呀,他是很有——板书:耐心)师:他那时候没有先进的机器,就靠自己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点点磨平、磨细、磨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他的手上磨出了老茧。我仿佛看到他的手上磨出了水泡。我仿佛看到他的手被玻璃割破了一道道血口。)小结:因为喜欢,列文虎克手上磨出了老茧、水泡,割开了血口,他全然不顾,一直坚持去做,他一生磨制了超过500个放大镜,曾经磨出比一粒大米还要小的放大镜,为了磨制出自己喜欢的放大镜他忘记了妻子,忘记了女儿,忘记了时间。一组简单的反义词我们可以体会出那么多思想,我们一起再来读。四、过渡:他还怎么玩呀?谁来读一读。1.出示生读: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2.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要读好这两句话应该注意什么?(对,这的确是一个惊奇的发现,你读读看)师: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要读出问的语气)这是列文虎克在边玩边——想、思考3.有了想法之后,他就决定马上——试一试。这一试他就有了惊奇的发现,再读:小结:对,他就这样一边玩一边思考,一边玩一边尝试,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思考,尝试着再去读读这个句子。4.他这一玩可真是不得了了,越玩越带劲,课件出示: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学生齐读)5.从玩镜片到做成(生接放大镜),再到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