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评价提高教学实效玉溪第三小学高丽在课改的实验过程当中,教学评价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是对其进行引导、督促和反馈的一种手段。因此,构建一种全面、完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尤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尤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评价”不单只是一个学术词汇,也不单是一种实施方法,而是体现全新教育观念的一种教育行为。那么如何通过评价提高教学实效呢?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自己的教育实践,我体会到评价将随着我们的教学过程而不断的发展和重视。课堂上加强正确的评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的个性特征,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分析,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把"我怎么教"变成"学生怎么学"。归根结底,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把握好评价的基本理念,选择最有效的、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这才是美术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有力保证。那么如何通过评价提高教学实效呢?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一、改变关念,正确评价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美术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美术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现象,特别是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追其根源多在于教师自身素养所形成的评价观,加上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美术评价更容易出现问题。1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往往重视对教学的引入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忽视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方法的优化。教师往往以一个统一的标准,用分数或等级,以“优、良、中、差”等形式,简单划一地评价所有学生。这种不恰当的学习评价方式是造成“后进生”的反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它压抑了一部分本来可以学得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破罐子破摔”,有的学生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后进生”的失败心态与这种评价方式是分不开的。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不在乎事性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时,不能一张画、一次活动来断定某一学生素质的优差,更应看重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二、因人而异,尊重个体差异,体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面对当前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使教育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到最大的成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每位教师每天所期待的成功。美国哈福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而是一组在智力中,个人优点不同,人没有智力高低与好坏之分,只有智力的特点不同。”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处在相应的同一智力平线上,不同的只是他们的智力特点。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要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认知、技能、能与、创造与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的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以反馈,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用多种方式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更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信息反馈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喜欢美术课,融入美术课堂。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但要有健全的心里结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和能力。因此,重视美术评价使学生学会审美、发展视觉感性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教学评价不仅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保障学生2有效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四、相信学生,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发挥“引路人”、“铺路石”的作用,使评价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发挥出激励和导向的双重作用。如:教授赣美版第三册《泥公鸡》一课,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泥塑动物的方法。教师以感悟、合作、审美、创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先摸一摸、评一评泥塑动物哪个地方塑造得最生动?再评一评老师设计的泥塑公鸡怎么样?(教师出示一个半成品泥塑公鸡范作。)老师是否表现出了它的骄傲?你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