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做好铺垫,也能为同学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帮助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笔者想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谈几点认识,供广大同仁参考。一、注重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的事物,才能引发人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绪言时,要做几个现象非常明显,非常好看的实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可以做一些小魔术,如,“用酚酞在白纸上写学习两个字,再用装有碱的喷雾器一喷,纸上出现了两个红色的字或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漂亮的蓝色沉淀”,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就会表现出惊讶兴奋。想迫切知道其中的奥秘,教师再进一步讲述化学与人类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这样便可以轻松地将学生带入神秘的化学世界。2.通过组织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化学科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年龄特征,按年龄段划分学习兴趣小组;或是指导学生组建探究性学习小组;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制作实验用品、举办化学讲座、出版化学墙报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体验和感受。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课外活动,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长久保持和稳定学习兴趣。3.设置问题和悬念,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必须精心准备,运用教学技巧设置问题和悬念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例如,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出一个悬念性的问题:印度尼西亚一个岛上有一条峡谷,当有人牵着羊或狗进入这个山谷时,羊或狗就会晕死过去,人往往因为蹲下去救护羊或狗而晕倒死去,所以人们称之为“死谷”。然后,让学生思考、分析,解开这个谜。课堂教学内容中设置悬念,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活跃和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总之,要想让学生真正地主动学习,就必须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在学习中不断获得心理愉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二、注重能力的培养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如教学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讨论,共同设计,得出方法、步骤、装置等。在进行氢气、二氧化碳气体等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可采取上述方法。因学生已学过氧气、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已掌握实验室制气体的方法,在此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自然能够得出制取以上两种气体的方法、步骤、装置、收集等知识,达到使学生自学的目的。可见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在当今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下,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有①掌握“双基”,为思路变迁铺平道路,②提高能力思路变迁铺平道路,③加强指导,促进思路变迁这样的“三部曲”,并具体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才会很好地提高学生思路变迁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水蒸馏实验时,水是从下水管流入上水管,是为了更好的蒸馏,可以变迁:给简易净水装置进水管经活性炭时也从上往下,为什么?让学生变迁思考,原来是为了更好的过滤。这样使得这个知识点迁移,也使学生的变迁能力有所提高。3.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1)、增加家庭小实验是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家庭小实验所用的器材都是家居生活中较常见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备好家庭小实验的教学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