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荔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济水东园学校肖艳峥教学目标情意目标:引导学生感悟那份穿越时空的母爱,一种人性美,从而形成人文素养的积淀。知识目标:掌握课后10个生字和“思考*练习”中的问题。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抓住细节,品味文章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从课文的细节描写中体会思想感情。揣磨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重要作用。理解、感悟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10个生字。2、了解课文所叙述的故事,初步体会文章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教学过程:一、由古诗引出课题“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长安回望秀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本课以荔枝为题,是否主要在写荔枝;如果不是,那它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初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简要交流)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荔枝”讲了哪几件事情?买荔枝——吃沙果,端走沙果、留下荔枝,大个荔枝给“我”——把荔枝给孙子吃。(这个环节,学生有一定难度,改为让学生先概括每节的事情,直接写到黑板上,师生再作归纳)三、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你感受最深的那件事。22指名朗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正音,学生能说多少就多少)3、从这些事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母爱子)四、学生质疑。教师组织学生解答部分疑问。五、词语教学1、读准词语(难点:慰藉)2、指导书写(重点:妥帖馋)六、课外阅读1、课外与父母一起阅读歌颂母爱的文章。教师提供《母爱是一把伞》《中秋依旧月儿圆》2、与母亲一起回忆你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受浓浓的母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