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梦幻“六一”——进行“动作设置”》说课稿新疆鄯善县中心小学郑刚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新疆鄯善县中心小学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叫郑刚。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梦幻“六一”——进行“动作设置”》,计划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课的内容是清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0课内容,本课是在前面学习有关演示文稿内容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做准备。教材首先给学生展示了演示文稿“梦幻‘六一’”作品,然后以具体的操作步骤介绍本课实例的制作方法。二、说学情四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能够在演示文稿中进行简单作品的创作(比如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等)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三、说教学目标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学情等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动作设置命令并学会为幻灯片上的对象通过“动作设置”命令设置超链接的操作方法和技巧。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尝试、相互合作,教师通过演示讲解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高效完成本课教学任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学会交流与协作;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3、通过本课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继续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处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进行“动作设置”。在教学过程中,选中对象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四、说教学设计处理1:把课本中的作品实例转化为学生作品1和作品2,通过两幅作品的演示从而让同学们观察、分析问题,明确本课学习的目的。(作品1、2中学习与练习)处理2:在师生共同探究完成课本中的选中文本框对象进行超链接后,进而拓展到其他对象-文字,分层次让生练习,师提示,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自己作品中练习提高)处理3:对于学习过程中没有听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自学指1南”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五、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本节课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新课改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学生情况,采用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同学们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说学法: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重在操作。因此在教学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先模仿学习、然后自主探究、相互协作、有针对性的练习等方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六、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一年一度的国际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在6月1日那天,同学们一定会感到无比欢快。你们想怎么过“六一”儿童节?2、有两位同学按照课本中的操作步骤把对节日生活的计划制成了漂亮的演示文稿作品1、作品2,他们很有创意吧!请欣赏演示文稿作品1、作品2。首先了解演示文稿作品1、2:各包含几张幻灯片,每张幻灯片的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欣赏:作品1、2在放映时,如果单击首张幻灯片中的某一对象时,放映效果有什么不同?作品幻灯片张数幻灯片内容、排放顺序单击首张幻灯片时单击幻灯片中的对象进行播放---效果备注作品14张相同相同顺序播放不同-自由跳转设置了“动作设置”命令进行超链接作品2不同-顺序跳转无本节课我们就来通过学习通过“动作设置”命令进行超链接。【通过两幅作品的对比,激发同学们的探究新知的欲望,让同学们明确学习的目的。】(2)任务驱动,探究新知:任务1:简介“动作设置”命令的作用。通过两幅作品的对比,让同学们明确通过为幻灯片上的对象设置一种“动作设置”命令为对象设置超链接可以实现幻灯片之间的自由跳转。任务2:制作第1张、第2张、第3张幻灯片。生回顾前面所学,利用师发送相关的图片,进行自主、协作完成。任务3:探究如何设置“动作设置”命令为对象-文本框设置超链2接。师:1、让同学们打开自已制作的3张幻灯片,了解首张幻灯片中的对象与其他幻灯片之间的联系。2、在首张上以“我的画展”文本框-对象为例,通过设置“动作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