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思想政治素质内在结构论述VIP免费

2024年思想政治素质内在结构论述_第1页
2024年思想政治素质内在结构论述_第2页
思想政治素质内在结构论述一、思想政治素质内在结构的内涵从性质上讲,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属于人的意识形态之一,其本质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创造性反映,其内容必然随着现实社会生活的改变而逐渐改变。马克思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人们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三对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而作为人的意识形态之一的思想政治素质,其内在结构理应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的意识形态之一是人的大脑对社会生活的创造性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人类现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因此,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类意识形态无疑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予以反映。但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思想政治素质限于对人与人关系的积极能动反映,忽视思想政治素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从而导致学界把思想政治教育仅限于协调人与人关系的范畴之内,忽视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思想政治素质应当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他们指出:“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的肉体组织的观念。”[2]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当今世界,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树立一种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政治素质,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前沿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第1页共6页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无疑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本质结构之一。第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本质结构,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人与人的关系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改变而改变,从而推动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变化发展。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素质结构中,人与人的关系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从横向角度看,它主要是指同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关系,主要有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阶级政治观念的影响,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人们一直较为重视阶级政治观念在思想政治素质中的核心地位,忽视其他观念的作用。学界强调阶级政治观念的依据就是马克思说过的“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以及马克思说过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应该说,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阶级政治观念无疑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观念,强调阶级观念无疑是对的。但人类政治除了阶级政治之外,还有其他非阶级政治形态,即使在阶级社会,阶级政治观念也不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唯一观念。可见,人与人关系虽然是思想政治素质内在本质结构,但人们对其认识并不全面。张耀灿教授说:“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加进了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政治教育还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成分,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同志便只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这一面,却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全人类性、共同性、非意识形态性的一面。”[4]其次,从纵向看,它主要是指不同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历史性关系。每个历史时代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对自己时代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积极反映,又是对过去思想政治素质的“扬弃”。换言之,每一时代思想政治素质,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历史上思想政治素质积累作为前提,根据自己时代的特色,形成当代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