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新方法新课堂——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初探朱丽摘要: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成为了众多数学教育工作者所一致追求的教学目标。那么,究竟何种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进而推动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呢?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课堂导入;生活实际;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引导与学生的热情参与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随着新课改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大范围实施与普及,“构建高效课堂”逐渐成为了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最终教学目标。然而,不同于中学生以及大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心理思维等各方面发展并不成熟,这就使得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上所运用到的新理念、新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给予广大数学教学同仁更多的帮助。一、课堂导入形式要灵活多变。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因素的制约,其自身的控制能力与成年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一现象在上课初始表现的尤为突出。“上课很久了,学生们仍旧不能很好地融入到课堂知识讲解活动当中”、“有的跟同桌打闹、有的还在做小动作”……相信很多老师都有类似的烦恼。《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导入时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数学问题场景,如此,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促使其将自身的思维迅速由其它活动中快速转移到知识讲解的具体环节之上,为高效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基础。”小学数学新课改的这一精神无疑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发展方向。以我自身为例,在学习“圆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在上课一开始,我就带领学生用圆规自制圆形,并比赛谁画的圆形最圆,最后的获胜者还有一定的奖励。小学生本身就对游戏情有独钟,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听到我的鼓励与号召之后,更是全都积极的融入到了利用圆规制作圆形的比赛当中,不但整个课堂气氛变得活泼、热烈而又融洽,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也都快速集中到了我接下来所讲解的知识当中,为接下来更好地进行圆形具体知识点点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再比如,学习“图形的放缩”这部分新知识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让学生观看了一张写有“图形的放缩”五个字的最小缩略图,并向学生询问是否能看清幻灯片上的汉字,由于缩略图尚处在最低值范围,学生纷纷表示看不清;之后,我又将图片利用“放大镜“一点点放大,直到学生能正确辨别出“图形的放缩”这五个汉字为止。这时,我则引导学生“为什么之前看不清,现在却能看清了?”“老师你用‘放大镜’把图片放大了。”立马就有学生回应我的问题。“真聪明,咱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图形的放缩’与刚才向大家演示的‘图片的放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大家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探索图形的放缩众多秘密呢?”“有”,响应我的自然是学生充满兴趣以及探究欲望的高声回答,如此一来,既有效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又实现了新知识的顺利导入,真正实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为高校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是人们日常生活、劳动以及学习等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门工具学科,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进行完美的融合,我个人认为,这对于高效率、高质量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⒈抓住生活场景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生看来,自身周边的每件事物都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为此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往往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想清楚明白的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具体秘密。鉴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