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2.教学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认识制取气体的思路并徒步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会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禁求实、穷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跟水的反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分两部分,即CO2性质和CO2的制法,而CO2的实验室制法是对H2实验室制法的巩固和提高。通过对CO2性质的学习,即CaCO3----CO2------H2CO3------CaCO3为今后学习物质衍变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所以本节内容个有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其教学重要性显而易见。基本教学模式和手段:这节课采用“创设情景——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积极参与指导、确立学生在化学教育中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学流程】学生检验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引入新课实验引入回顾旧知归纳总结氧气、氢气实验室制法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学生讨论实验探究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最佳原理交流展示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旧知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发生装置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分析归纳【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2、二氧化碳的性质较容易掌握,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这一节课,我们让学生做实验的同时,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反应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实践的兴趣,为实践的成功提供了保证。【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化学性质,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3%假如从空气中除去这些二氧化碳,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还能进行下去吗?【投影】二氧化碳的循环(引导学生根据投影图示回忆自然课和生物课的有关知识。)【讲述】根据已有的知识,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不能!那么,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如此重要的二氧化碳,有什么重要性质呢?【板书】二氧化碳的性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提问】我们讨论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哪几方面考虑?【回答】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等几个方面考虑。【讲述】各实验小组(2人)观察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气体的颜色、状态,并闻一下气味(注意闻气味的方法),回答观察结果。【板书】1.无色、无气味的气体【设问】在加压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还会是无色气体吗?【讲述】当然不会。二氧化碳在冷却和加压下变成无色液体,温度更低时变成雪花状固体。经过压缩的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在100kPa下,干冰在-78.5℃吸收大量的热,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边讲边板书,并联系学生熟悉的樟脑丸简单介绍升华现象。)【板书】师: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怎样呢?【演示】分别将一瓶汽水和啤酒振荡后,迅速打开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设计简易启普发生器启普发生器成果展示自选装置和药品制取气体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什么?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学习本节课的收获启示和发现实践运用交流成果实验演练探究实验师生交流反思评价师:瓶中逸出的大量气泡是二氧化碳,请你解释上述现象。生:汽水和啤酒在加压下溶有较多二氧化碳。打开瓶盖,压强减小,二氧化碳大量逸出。师: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能力跟压强有什么关系?生: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溶解能力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板书】2.能溶于水(1∶1)【板书】3.密度是1.977g/L,比空气的密度大。师: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实验室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