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我对课改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课改”对于我们教育行业不再陌生,当下新课改更是搞的有声有色。从课改的提出经历过长期的论证得到很大长足的的进步,无论是从教育体制还是教育理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课改中也凸显了许多问题。在现目前的改革出现诸多问题,比如说实行课改之后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像我们预期的结果?学生的行为素质是否真的得到展现?学生知识结构断层出现一知半解,为人处事的态度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当让我们可以说是局部的、地方的、个别的现象,但是教育没有区别,不能人分九等,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进步的权利,而正因为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反思是否我们在实施“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实施过程方法不得当,对大政方针有误解。我们都经历过高考,对于它我们仍然记忆犹新,但是一直以来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学生能500多分就能上北京、清华,而其他地方的学生却要六七百分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我们得出的答案是:第一,大都市有保护主义,第二、他们的学生的起点高,学生综合素质高,但是我个人认为第二个原因似乎更有说服力,为什么同样的课本,同样的理念,结果却不一样。对于全国或全省的“一刀切”课改是否真的行之有效值得我们商榷“有地方特色的”课改对于我们来说值得思考,如果一味的不考略实际情况,一刀切必然会忽视许多特殊情况,如此做法无异于盲目蛮干、对于各地现有教育水平层次再大的改革精神指导下制定切合实际的找出一条适合本地区情况的课改方案很有必要。“循序渐进的”课改,对于作为教育工作者同样值得思考,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直观的,理性的、最真实的了解,如果说想一口吃胖是太过牵强,考略学生的实际情况非常重要,边远地区学生知识面窄、阅历有限,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把课改循序渐进的推进。教育是千秋大业,急不得,怠慢不得。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引导教育的改革至下而上,有地方特色的、循序渐进的改革,不能本末倒置,否者适得其反。七年级数学组母先琴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