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回填作业按照进度计划在冬季进行,采用素土回填,回填范围从-5.71米~-0.65米。二、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4、根据设计施工图中的相应要求三、工艺要求1、原材料要求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2、主要机具应备有木夯、柴油打夯机、蛙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50mm)、2m靠尺、铁锹(平头与尖头)、胶皮管、小线等。3、作业条件: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系数等参数。回填前应对基础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在剪力墙上弹出标高控制线。(1)土的含水率、标准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碾压)质量,在夯实(碾压)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碾压)遍数。含水量过小,夯压(碾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各种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密实度参考表1。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于最优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范围内(使用振动碾时,可控制在-6%~+2%范围内)。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表1项次土的种类变动范围最优含水量(%)(重量比)最大干密度(t/m³)粉质粘土12~151.85~1.95注:1、表中土的最大干密度应以现场实际达到的数字为准;2、一般性的回填,可不作此项测定。(2)质量要求①当填料为粘性土或排水不良的砂土时,其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应用击实试验测定。②把回填土预先保温。在入冬以前,将回填土进行保温,等回填时将内部含有一定有热量的土挖出进行回填。土料含水量一般用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当含水量过大,应采用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入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润湿。③在气候干燥时,须采取加速挖土、运土、平土和碾压过程,以减少土的水分散失。四、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2、基槽清理:回填前将基底的冰雪和保温材料打扫干净,方可回填。2、分层厚度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度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8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每层压实为3-4遍。3、素土夯实(1)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墙角处人工打夯,大面积采用振动打夯机。(2)素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素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应做成台阶形式。台阶不得大于三级,即每工作段高差不大于800mm。(3)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按次序进行。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4)较大面积人工回填用打夯机夯实。两机平行时其间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打路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剪力墙边角处用木夯。五、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及试验方法(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出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2)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3)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应达到设计要求0.90。(4)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表2的规定。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表2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桩基基坑基槽场地平整管沟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50水准仪2分层压实系数>0.90用环刀取样法一般项目1回填土料素土夯实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2分层厚度及最优含水量30012-15%水准仪及抽样检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用靠尺或水准仪六、质量记录本工程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1、地基处理记录2、地基验槽记录3、地基隐蔽验收记录4、土的取样试验报告七、冬期施工要求1、冬期填方前,应清除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