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十一五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工作思路一、基地简介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XX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全省职教师资保障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五所“高等学校职业技能鉴定试点院校”之一。学校高举为职教服务大旗,以中职专业师资培养培训为主要功能,以全局性职教研究为亮点支撑,凸显职教母机功能。建立起以一批国家级、省级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以及省级重点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实验教学中心等为核心作为教育教学资源支撑,以XX省职教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重点学科职业教育学等为核心作为职教科研支撑,以省内外20多个大中型企业和职业院校为核心作为实习实践基地资源支撑的职教师资培训平台。XX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设在我校,面向全省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师资能力培训、科研指导和办学咨询等工作,发挥着职业教育省级智库的功能和作用。整合资源,成立了职业教育研究院,建成了全国第一家“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史馆”、全国第一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数据库”,挂牌成立了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与实验基地。编辑出版的《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吉林名刊,获XX省人民政府“精品期刊”奖。二、“十一五”基地工作总结(一)工作成绩“十一五”期间,基地共完成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12期、604人,省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8期、846人,圆满完成了国家和XX省的培训任务。同时,第1页共6页积极拓宽职教师资培训的空间和领域,开设专培班,完成了新疆、宁夏等其他省市教育和劳动系统委托培训教师146人,得到了委培单位的一致认可。(二)基地特色学校坚持把“国培”、“省培”作为学校办学的重中之重,围绕学校主体功能,全力以赴,精心实施,加快建设,努力构筑为全省和全国职业教育服务的核心体系,使学校成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高地、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高地、职业能力训练高地,实现由单一的培训基地向综合性的职教教师教育高地的跃升。学校以省部文件为依据,以提高培训学员实际操作能力、企业实践能力和从师任教能力为重点,形成了“四联动、六保障、三全管理”的培训模式,全面提高中职师资培训水平。1.实行“四联动”机制,构建培训实施平台明确“项目引领、学校统筹、培训中心协调、教学单位落实、相关部门参与”的学校、中心、分院、部门四联动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实行项目例会制度,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在学校的有力统筹下,管理、教学、后勤等各部门积极配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采取“六保障”措施,创建培训保障体系在培训过程中,为强化培训实效,学校创建“六个一”师资培训保障体系,为确保优质培训提供了智库保障、项目保障、制度保障、师资保障、科研保障和基地保障。智库保障:为了解市场需求,增强“国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邀请一批包含教育和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职业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的职教业内人士成立了“师资培训工作顾问委员会”,为培训提供咨询。学校还先后组织了多次调研活动,由党委书记、校长、副校长分别带队到省内外职业学校实地了解职业教育办学和教学情况、职教师资培训需求以及师资教育的发展趋势。项目保障:在充分咨询和调研基础上,学校组织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和教师围绕培训目标、课程模块、考核标准和培训方法等环节设计培训项目,形成培训方案。培训方案强调三个第2页共6页适应:一是“国培”的统一要求与学员自身需求的适应;二是教学内容与学员实际接受能力的适应;三是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与提高关键能力的适应。制度保障:为了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学校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程》、《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省级)师资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省级)师资培训教学管理规定》等一批制度、规定;编制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