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采集民族之花》教学设计设计者:流溪小学黄丽芬电话:13922398481《一起采集民族之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起采集民族之花》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同有一个家》的主题一《走进民族大家庭》中的第一个课题,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由于学生在导入课《走进民族大家庭》已经了解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有56个民族成员,分布在全国各地;通过主要民族分布图知道有哪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18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因此《一起采集民族之花》这个课题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使学生不仅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而且要初步了解各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独特的、绚丽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中华1民族的文化宝库。收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了解各个民族独特的、绚丽的民族文化很感兴趣,有个土家族学生更是热情高涨,争着要把家里妈妈珍藏的照片和土特产带回来;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习俗,但对众多的少数民族还是缺乏了解。因此,课前我让各小组自主选择重点探究一个少数民族,利用课余时间查找某个民族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并认真整理资料以便课上交流。当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方面并策划汇报方式有一定困难时,我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例如孩子制作ppt有困难时,我给予技术性的指导;当孩子在学跳竹竿舞的过程中有疑惑时,我给他们播放有关视频,亲自教他们。三、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绚丽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3、形成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四、教学重、难点1、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绚丽的民族文化。2、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互助的情感态度。五、教学准备1、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一个少数民族,并在课后搜集相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图片、实物等,并制作汇报课件。2、老师收集有关视频,制作课件。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2活动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活动意图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少数民族有哪些初步的了解?2、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并且根据你们收集的资料自由组合成了六个小组,这六个小组研究的主题分别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民族大家庭。(板书课题)1、学生汇报对少数民族的初步了解。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主题。(回族饮食、土家族吊脚楼、满族礼仪、黎族打竹舞、纳西族文字、壮族节日。)品德与社会课程核心理念中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需求是课程的基础,也就是注重学生的生活价值。上课伊始,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既巩固学过的知识,又打开学生思绪,从而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和兴趣。3二、师生合作学习“回族饮食”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老师想先和这个小组一起学习回族饮食好吗?2、问小组成员学习回族饮食有什么好办法?3、要了解一种饮食文化,品尝是最好的办法。4、给小组发放回族小吃——馓子,四人小组交流:看一看,尝一尝,馓子味道怎样?是用什么做的?5、在你们这个尝馓子的过程中就已经蕴含了两个信息。(课件出示:甜食在回族饮食中占有一定地位。面食是回族人民的传统主食。)6、小组里谁来介绍回族人民的其他饮食?(出示课件:菜肴中牛羊肉菜比重很大。)7、小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别人的饮食习惯。1、学生汇报学习方法。2、学生观察、品尝后汇报。3、学生利用课件汇报回族人民的其他饮食习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本环节通过设计师生合作一起学习“回族饮食”,在共同参与、探究中发现回族饮食的基本特点,并形成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