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筑师《建筑结构》课后练习题精选31.一幢七层单身宿舍,平面为12m×52m,建设场地位于8度设防区,拟采用框架结构,此时采用下列各种框架形式中的哪一种比较合适()?A.主要承重框架纵向布置,横向采用连系梁B.主要承重框架横向布置,纵向采用连系梁C.主要承重框架纵横两向布置D.无梁式框架结构(无梁楼盖,取板带作为框架梁)提示: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必须两个方向都有抗侧力的框架。答案:C2.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应()。A.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B.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C.不致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D.不致倒塌提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50011—2001)中第1.0.1条,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答案:A3.下列关于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总体布置方面的叙述,何者是不适宜的()?I多跨厂房采用等高厂房;Ⅱ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屋架或预应力混凝土屋架;Ⅲ厂房采用预制腹杆工字形柱;Ⅳ多跨厂房采用嵌砌式砌体围护墙A.I、ⅡB.ⅢC.Ⅲ、ⅣD.Ⅳ4.下列哪一种地段属于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A.稳定岩石地基的地段B.半挖半填的地基土地段C.中密的砾砂、粗砂地基地段D.平坦开阔的中硬土地基地段提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1条表4.1.1,题中给出的A、C、D项均属对建筑抗震的有利地段。B项属于不利地段。答案:B5.在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内容,除提供常规的土层名称、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等以外,尚提供分层土的剪切波速、场地覆盖层厚度、场地类别。根据上述内容,以下对场地的识别,何者是正确的()?I分层土的剪切波速(单位为m/s)越小、说明土层越密实坚硬;Ⅱ覆盖层越薄,震害效应越大;Ⅲ场地类别为I类,说明土层密实坚硬;Ⅳ场地类别为Ⅳ类,场地震害效应大A.I、ⅡB.IC.Ⅲ、ⅣD.Ⅱ提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4.1.3土层剪切波速(m/s)越小,场地土越软弱;根据表4.1.6,覆盖层越薄,场地土越坚硬,因而震害效应越小;根据表4.1.6,当场地类别为工类时,说明土层密实坚硬,当场地为Ⅳ类时,震害效应大。因此,题中I、Ⅱ项为错误Ⅲ、Ⅳ项为正确。答案:C6.在设计一个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中,有的设计人员在绘制施工图时,任意增加计算和构造所需的钢筋面积,认为“这样更安全”。但是下列各条中,哪一条会由于增加了钢筋面积反而可能使结构的抗震能力降低()?A.增加柱子的纵向钢筋面积B.增加柱子的箍筋面积C.增加柱子核心区的箍筋面积D.增加梁的箍筋面积提示:在设计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中,如果任意增加柱子的纵向钢筋面积,可能反而使结构的抗震能力降低,答案:A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有一个适用的最大高度。这个规定是根据:I.结构体系;Ⅱ。设防烈度;Ⅲ。房屋的高宽比;Ⅳ。房屋的长宽比,诸因素中的哪些因素确定的()?A.I、Ⅱ、B.I、Ⅱ、ⅢC.I、Ⅱ、ⅣD.I、Ⅱ、Ⅲ、Ⅳ提示: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CJ3—2002)第4.2.2条表4.2.2—1,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与结构体系、设防烈度有关。答案:A8.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各种变形缝之间应满足:I.伸缩缝应符合沉降缝的要求;Ⅱ。伸缩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Ⅲ。沉降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Ⅳ。防震缝应符合沉降缝的要求,下列何者是正确的()?A.I、ⅡB.Ⅱ、ⅢC.Ⅲ、ⅣD.Ⅳ、工提示: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3种变形缝中的作用是:伸缩缝是为了温度变化而设置,沉降缝是为了相邻结构单元不均匀沉降而设置,防震缝是为了地震时两相邻结构单元不致发生碰撞而设置。温度伸缩缝一般只在结构上部设置,沉降缝应从房屋顶部至基础分开,防震缝一般可以在±0.000以上设置,但当地基不好,房屋沉降可能较大时,应贯通至基底。上述三种变形缝,伸缩缝一般不能兼作沉降缝和防震缝;沉降缝、防震缝可以兼作伸缩缝;沉降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