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品味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教学方法: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想象。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互动: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兴趣上好本节课。)一、激趣导入1、师: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看过不少童话故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猜猜看,这些图片描述了什么故事?(生自由回答)2、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王国《巨人的花园》,一起来感受童话的魅力。(要求:请大家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边读边板书课题)二、发挥想象,自主学习1、情景引入:巨人的花园是怎样的一个花园?听老师读一段话,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满地是柔软碧绿的青草。像星星一样美丽的鲜花,在草地上随意地盛开着。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秋天里则结下甜美果实。栖息在树枝上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他们唱得很动听,每当这时,嬉戏中的孩子们总是忍不住停下来侧耳聆听,并相互高声喊着,“我们在这里玩的多么开心呀!”】2、这么美的花园,你想不想也去一探究竟呢?3、出示预学题:①、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巨人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情景?回来后,又是什么情景?(用“~~~~”在文中勾画出来)②、巨人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便大声叱责。请用“——”画出巨人叱责的话。并想想用什么语气去读。③、巨人最后醒悟了吗?他醒悟前是什么样的?醒悟后又是什么样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文字在文中标注出来)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交流学习预学题一1、巨人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情景?巨人回来后,花园又是什么情景?A:指名学生用文中的话说一说。B:看到画面,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此时的情景。(花园美丽)(花园荒凉)C:读时感悟当时的情景。(读出喜欢、快乐的语气)强调此时花园的变化,体会孩子的心情。(读出失落、低沉的语气)3、教学“对比写法”因为巨人的回来,使得这座原本的花园,变成了的花园。作者采用的就是对比的写法,在文中多处都有这样的描写,请同学们找一找。交流学习预学题二过渡:同一座花园为什么会由美丽园,变成了寒冷园呢?(生自由回答)1、请学生读出巨人叱责孩子们的三句话。(多媒体出示)2、小组讨论:巨人说这三句话时,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的动作、神情如何?3、用巨人的口气朗读这三句话,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演一演。4、提问:你觉得此时的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任性、冷酷)反馈交流预学题三1、巨人最后醒悟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指名回答)重点体会小男孩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这巨人。2、体会巨人的变化,总结醒悟后的巨人是怎样的一个人?(热情、温暖)3、齐读最后一段,共同感受巨人醒悟后的幸福!其实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阅读原著结尾。四、感悟道理,拓展延伸1、交流交流:你从这篇课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2、拓展练习:巨人为了想要更多的人分享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的美丽,现特意请同学们帮他写一块告示牌,邀请大家去花园游玩,大家该说些什么好呢?3、搜集自己喜欢的中外童话,认真读一读,并和大家一起分享。板书设计:巨人的花园回来前美丽喜欢快乐回来后荒凉任性冷酷醒悟后漂亮热情温暖分享快乐联片教研活动示范课《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伏六中心小学王宁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