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1、首联对自己、的境遇,表达了和。2、颔联写自己:老友已逝,只有之情;人事全非,自己。之情不禁油然而生。3、颔联一洗情调,尽显气概。4、末联点明,既是,也是。表现了诗人。5、全诗感情真挚,见,不仅反映了,也具有很强的。(二)1、首联写诗人的境遇,表达了诗人的心情。2、颔联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是、。两个典故的作用分别是和。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之情3、前四句的感情基调是,后四句是。4、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幅画面。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6、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这首诗虽然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做简要分析。9、说说你对尾联的理解。答案:(一)见整体感知(二)1、见(一)的第1小题2、闻笛赋烂柯人表达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无限悲痛和怅惘之情3、见(一)的第3小题4、波涛滚滚的大江上,沉没的船只旁边千万艘船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面万千的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6、(1)意思(2)这两句诗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3)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7、见(一)的第1小题和第4小题的最后一个空。8、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虽然伤感低沉,但并不失望,仍坚信沉舟侧畔千帆竟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表现出高昂、乐观、豁达的心态。9、见(一)第4小题。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1、杜牧此诗虽为,其实也是。2、前两句写,后两句。3、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的代表了,以,。(二)1、本首诗属于,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2、这首诗借和的故事,抒发了诗人。3、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4、请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5、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6、诗的开头为什么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7、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答案:(一)见整体感知(二)1、咏史咏史抒怀2、周瑜曹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3、(1)见(一)的第2小题(2)前两句为后两句发议论感慨做铺垫。4、(1)本句意思+历史将要重写。(2)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3)这两句抒发了英雄……之气。5、不好。见整体感知“以两位美女的…………警策。”6、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7、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