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地址: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宋洛中心学校姓名:王玉昀邮编:442414电话:13636253270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的延伸,它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古人云:“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说明了多读书的好处。尤其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他们走出去的机会很少,对于自然、社会的认识只有靠阅读,阅读对他们来说特别重要。学生的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就是语文阅读教学,但我认为单单重视阅读教学还远远不够,那样的话学生所得的知识无疑是狭隘的,要想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还必须扩大课外阅读量。那么教师到底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学生才会主动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觉阅读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刚进行课外阅读的小学生,教师更应该时刻注意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动机,使他们时刻把阅读与兴趣结合在一起,他们才不会对阅读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半途而废。教师是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者。教师应尽可能将学生全部调动起来,让他们都喜欢读书。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向课外拓展一些课外阅读内容,学生对于这些知识非常感兴趣,总会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听得津津有味,甚至会比课文内容还专心。这时老师再及时地告诉学生老师是从课外书中获得的,你们只要多读书就会像老师一样懂得很多很多。老师还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著,让他们进行阅读,使学生对那些知识产生兴趣,学会欣赏,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二、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好的书籍会让学生受益匪浅,不良书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选择书籍非常重要。在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不断教育学生要有选择地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要读好书。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喜欢趣味性强、通俗易懂、故事性强的内容,我们老师要重点向学生推荐这类的书籍,如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等等。我们可以给他们推荐《成语故事》、《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选》、《宇宙探索》、《十万个为什么》等书。老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推荐课外读物,如学了《黄鹤楼送别》,可推荐《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诗;学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可推荐《童年》、《我的大学》、《母亲》等。三、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也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如在阅读童话故事时,我要求学生:一要读准字音;二要了解大意;三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要明白道理。在阅读寓言故事时,要求学生:读寓言要明白大意,解决疑问,领悟寓意,善于联想。通读古诗时,要知诗人,解题意,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阅读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成为会读书的人。如果我们在阅读时,仅仅是“阅”了、“读”了,甚至是背下来,但不进行思考,这样的阅读,对作品没有理解和感悟,也就不能把书本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过不了几天就会忘记,跟没读一样。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设疑善问、熟读精思、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四、培养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对学习才有更大的帮助。只有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教师应重视家校联系,构建校内校外沟通、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开放校园图书馆,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建议家长在家里营造读书的气氛,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当学生有时间时,随时可以拿到一张报、一本书来读,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之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