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22条》读后反思杨超华近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高效课堂22条》的第三章“高效课堂”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明白了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的根本要义所在。“高效课堂”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高效”应该包含学生的高效和教师的高效。学生的高效是能在课堂上通过学习获得高效地发展,教师的高效是能通过课堂的教学来高质量、高收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略有提高。理所当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内通过学习获得高效的发展是高效课堂的根本。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愿学、善学、乐学,学生能从学习中体验到一种成长的喜悦和幸福!而学生这种理想的学习状态的出现,则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在于教师对内容的精心设计、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对巩固练习与提高练习的精心编制而成的导学案,能引导学生高效自主地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地点拨提升,引导学生多方位的交流讨论。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批判式的吸收与改进,抛弃糟粕吸收精华,或者说是一种变革与升华。这种课堂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师生真正平等融洽、交流零障碍、和谐温暖的新型师生关系。当然在高效课堂的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式的,这对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准和要求比传统课堂下的要求更高、标准更高!在这一章的学习当中,我还有更大的收获就是如何优化小组建设,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实现“水涨船高”。我将重新组建小组,组建时我会综合其它科成绩、学生的性格特点,同时征求组长、组员的同意。让学习成绩优秀的担任学习组长,性格外向且品质优秀、能管住学生的担任纪律组长建好小组后,引导小组确定目标。由于小组都是新组建的,所以在开始时我要先培训小组长,建立民主、完整的评价体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争取使小组学习成为高效课堂的有力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