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群众安全感发言致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大良今年的财政支出预计超过80%依然是放在民生事业上。民生,继续放在工作的最重要位置。”大良街道党工委书记郭祺的这番话,言辞实在,却内涵深远,恰恰反映出大良将继续秉承关注民生的实干作风。郭祺介绍,大良基本确定了2011年的工作方向和思路,将以“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负责任姿态,致力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用行动诠释民生为本、和谐至善的内涵。加大教育投入丰富群众生活学有所教:教育事业是大良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据悉,大良今年将着重抓好教育发展的“两头”,“一头”是将继续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居村办、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增加对他们增配安保等人员的补贴,从而激发办园主体提高办园水平的积极性,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另一头”是将想方设法增加高中学位,计划将推进大良实验中学等扩建工程。郭祺说:“大良去年在教育事业上的财政支出就占了全街道所有支出的32%,高于全区的平均水平,今年的投入预计与去年相当。”民有所乐。以教开智,以文“化”人。大良今年将投入更多资源,加大去年推进的“文化沙龙”等文化项目的举办频率,扩大群众参与度,并组织策划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康乐活动,让球赛、晚会、曲艺巡演等活动进居村、到基层,丰富基层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活跃社区文化。打造宜居城市提高市民安全感安有所保。安全感,是幸福感的前提。今年大良将全面推进居村网格化管理,提升综合治理水平,把过去“各管各”的治安联防队员、综治协管员、计生协管员等基层管理资源整合成为一支综合的治安管理队伍,强化综合管理,提升市民的安全感。“害”有所灭。大良今年将广泛发动各阶层市民向蚊子、老鼠“宣战”,大规模展开“除四害”、“大保洁”的攻坚战,第1页共15页力求让城市生活环境更舒适。家有所美。打造宜居城市,城乡改貌是关键。今年大良将全力完成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德胜河北岸改造建设任务,并积极推进“三旧改造”工程。在“美化家园”工程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计划安排约3000万元支持城郊结合部的居村实施村容改貌、环境整治、道路改造、康体设施完善等工程。路有所畅。大良高坎路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今年大良仍将推进畅通内循环交通的各项工作,包括推进公交换乘站的建设,提升改造病害道路,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如期推进三大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同时,大良将深化“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立足“小政府、大社会”和“小政府、大服务”政府不再“大包大揽”,而是帮扶和引导民间康体协会去承办更多活动,让活动深入基层、百花齐放;充分发挥大良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作用,让更多决策充分反映民意;努力培育社会中介机构,承担社会管理职责。XX县区委常委、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列海坚:注重内涵发展打造精品容桂“区委全会明确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理念,这对容桂是个福音。”昨日,XX县区委常委、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列海坚听完区委全会报告后深感振奋。他认为,本次会议对发展“大良―容桂”城市组团做出了战略性部署,这也是容桂城市化迎来的新机遇。内涵式发展打造“精品容桂”“报告涉及到容桂的方方面面,对容桂未来的发展,有指明方向的作用。”列海坚多次用“福音”来形容此次报告。他认为,在经济增长受到土地和空间的制约时,内涵式发展是最佳选择。为促进容桂经济新一轮的增长,容桂提出了“创新发展、精品容桂”的施政理念。所谓精品,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实现城市的集约化发展。“低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精品。”列海坚对此解释说。他表示,容桂2011年的发展,要在区域合作、城市化、信息化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做文章,营造“引人聚人”的政务环境、第2页共15页人文环境,促进城市的发展。“要留住人才,单给钱还不行,还要靠城市的环境和文化。加强容桂的文化建设,提高品位,才是留住人才的基础。”容桂的发展受到土地瓶颈的制约。列海坚认为,报告中“三旧改造”、区域合作的思路,将有效释放容桂的发展潜力。目前,容桂工业用地的价值超过100万元/亩。为此,有必要把生产基地或附加值不高的产业转移出去,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