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听顾志跃老师做讲座VIP免费

听顾志跃老师做讲座_第1页
1/5
听顾志跃老师做讲座_第2页
2/5
听顾志跃老师做讲座_第3页
3/5
我的2014在沪培训记之心得体会听顾志跃老师做讲座海口市龙华小学李开义今天,按照浦东新区教育学会的培训安排,我们赶往位于杨思中学校内的新区教育党校聆听原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特级校长顾志跃老师的《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专题讲座。顾老师(感觉上海人不太喜欢以职务相称,无论什么场合几乎都叫“老师”)在讲座中以文本、图表、实例等形式,先是具体分析了教师的慢成长过程,提出在职教师专业成长要解决立志、教学、育人、研究等主要研修问题,要不断拓展自身的学科教学视野,丰富研修经历,促进专业持续发展(会教书的教师要从关注教法走到原创教学,花几年时间编一本自己的教案集;能教好书的教师要从原创教学走到学科研究,花几年时间写一本自己的学科教学论,走上学科教学高地),指出基于网络研修的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学校重要的“造血”机制。接下来在阐述“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测”这部分内容时,顾老师指出,现在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的盲目性比较大,教师做了很多无用功,没有把力气用在刀口上。他特别强调,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最终要落实到提升教师教的智慧上,要在教师中提倡少补课、上好第一次教学的风气,狠抓第一次教学质量,争取一次就让学生学会,因为教师控制着教学质量的三把“锁”(当堂提问<堂堂1清>、作业批改<日日清>、单元测验<情况反馈>),补救教学只是针对第一次教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没有学好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特殊教学,不能把补课当补药随便用,滥用的结果不仅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效果也是很差的。他建议,要改变结果性教学质量监测的办法,从量尺子到照镜子,变“只能比较进步与否,只对鼓干劲有作用”的分数管理为“以尺度来评价,可以发现问题所在,为补救教学提供信息”的达标度管理,让教师知道应该补哪些学生、补什么、怎样补,而不是一旦发现成绩不好就集体补课,无的放矢,异化补课的原有价值。谈到过程性教学质量监测时,顾老师说,实施过程性教学质量监测(即五项教学常规管理,通过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的过程性质量监控,提高其有效性。)的基本思路是让每位教师做好每件事情——零缺陷服务,其中上课是关键(教师对课的感受力与判断力既是观课评课的基础,又是自己上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多听多积累。并就研究性听课(研课磨课)这一问题,从分析角度的“两个层次”(形式分析水平<对视、俯视>、意义分析水平<透视>)、“五种分析”(教学现象分析、教的水平分析、教学技术分析、教学质量分析、教学价值观分析)展开论述,既有教学观上的辨析,也有教材方面的解读、教法运用的比较。顾老师的讲座,上午8时半准时开始,洋洋洒洒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在我的疑虑中他有条不紊地讲完全部内容,圆满结束了自己的专题,上海人的有计划、守时间再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个周六教育学会的钱、陈两位老师在寒雨中早起,带领我们冒雨考察洋山深2水港、上海鲜花港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年轻时,缺少被引领、求发展的机会与平台,转眼间年已不惑,思想虽不落伍也没资格固步自封,但个人能力的不足,仍让自己在专业方面毫无建树。因此,职业生涯的规划、个人专业的发展向来都不是我感兴趣的话题。但,顾老师的讲座确是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愉悦(拟在后文结合戴老师的课例谈谈个人的顿悟)。在此,仅记录顾老师讲座中的部分精言妙语与大家分享:一、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初级中级高级角色适应经验积累专业成熟(稳定)(稳定)·—————————·—————————·—————————·新教师(会教书)合格教师(教好书)教学能手(领发展)学科专家(领袖)胜任教学原创教学发展教学(一级)(副高)(正高)感受职业接受职业享受职业关注教法关注教材关注学科学会操作学会创作学会研究“新时期(现在-2020年)的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不断引领大家跨过这两道坎,对会教书的教师要从关注教法走到原创教学,花几年时间编一本自己的教案集;对能教好书的教师从原创教学走到学科研究,花几年时间写一本自己的学科教学论,走上学科教学高地。为此提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听顾志跃老师做讲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