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岳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改革实施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章红松一、指导思想: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目标,坚持以“学为中心”为课改理念,以学科为单位确定课改方向,依托太谷“十二字”教学模式和长阳“五步三查”模式等开展小组建设、学案导学,五步三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二、实践目标:依照高效课堂实施应经历“临帖—入贴—出贴—破贴”的四个阶段经验。用一年时间,鱼岳三小3-6年级进行课改全面试点,其它学校选择年级学科试点。通过“临帖”,规范和矫正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待“固模过关”后,结合本校情况形成学校或学科课堂教学特色,在全镇3-6年级全面全学科全覆盖。三、操作模式:1、太谷“十二字”教学模式和长阳“五步三查”模式等,这是基于高效课堂一般模式。由于学段、学科、课型、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的不同,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就要有所调整,在课堂环节上也不一定执行“五步”的环节,根据需要做相应调整。2、要重视预习、展示、反馈。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是三个课型。要视课堂内容与学情、学时而定。预习是关键,预习不好进入展示环节或者展示课一定是失败的,低效的。展示是提升,展示不是为展示而展示,它是基于自学(独学、对学、群学)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反馈是保证反馈是对教与学质量的检验,是过程性的评价和指导。通过反馈找问题,找差距,促整改,保质量。四、基本方法1、成立领导小组和骨干教师课改专班。校长为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课改实施工作,教导主任为具体负责人,负责起草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及时收集反馈的信息,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骨干教师为具体实施人。2、确定试点年级学科,拟定实施方案。试点年级学科的确定、实施方案的拟定,要在校长召集下,组织由领导班子、骨干教师参加的专题研讨会议定。(原则:根据学校学情、校情、师资等从3-6年级中确定)3、继续加强对教师培训。高度重视校本研修,通过邀请专家团队指导,网络学习,“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4、制定课改实施的相关制度。导学案研备制度,导学案审查制度,课改巡课制度,学生星级评价制度,课改反思制度,月评教评学制度,课改班级家长联系制度,课改经费使用与保障制度。5、学习小组的建设、评价与管理。高效课堂的管理与评价,由原来对学生个体的管理转向对学习小组的管理。相配套的评价体系,是高效课堂顺利推行的有力支撑。6、高度重视导学案的编写。教师要保证充分的备课时间,最好以集体备课的形式来研究编制导学案。尤其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分层达标。7、构建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学校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与评价,建立一个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方法是以教师自我诊断与同伴互助为主的高效课堂发展性评价。学校将为每个教师建立课堂教学的评价档案。8、建立高效的教学反思机制。学校要积极引导并大力推行教后反思,要求每个教师每课、每单元教学结束后写教学反思笔记,每学期写一份教学反思报告。把写教学反思,记录反思问题,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学校每学期要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笔记进行一次检查并于每学期对全体教师的教学反思笔记进行展评,评选优秀的教学反思笔记和教学反思报告。五、激励保障1、导学案的编写与印制,期初做好预算,在公用经费中列支。试点班级学科教师编写导学案要给予奖励,每学期不超过200元。2、各校根据高效课堂实施进度和需要,提出书面申请,经组织程序批准,可安排课改教师外出学习培训。3、各校每学期可评选20%的课改明星教师实行奖励,奖金不超过300元。4、各校每月要评选一批星级学生和学习小组,可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5、中心学校每学期要对课改学校组织评价考核,对工作突出的学校实行奖励奖励标准不低于该校当年公用经费总额的5%。高效课堂不单纯是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