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充气雨衣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理解词意。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各段在内容上的联系。4、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各段在内容上的联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具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教学类型:精读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激趣,提示课题。1、同学们,下雨天,我们一般使用了哪些雨虎?2、指名回答。3、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型雨具(充气雨衣)。二、学习课文1、学习生字词。2、认读、指读3、听写三、五个词。4、词语解释。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①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和不会的字。②小组合作记定。查几个生字。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1、刚才大家学习生字表现很好,现在我们一齐再学习课文。2、你读懂了什么?请告诉大家。3、不错!找出制作充气雨衣的原理。4、请看老式雨衣穿着图。(大屏幕显示)5、你想告诉大家什么?6、下面小组同学之间谈谈小林是怎样制作充气雨衣的。7、小强:刚才大家学习很认真,弄清了文章的内容。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串讲课文内容二、深入学习课文1、指名读自然段。2、找出这段中的意思相反的词。3、读了自然段后,大家想想,还有没有比小林这个方法更好的?小组讨论一下。4、你有什么好方法,请谈一谈。(教师指导)5、大家的想法不错,有创意,生活中还有许多生活用品不尽人意,我们能否像小林一样,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小难题?6、通过学习课文后,大家在课余时间动手试一试。三、总结全文,激发创新1、大家的想象很丰富,有创新意识。其实有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从中发现许多奥妙所在。相信你们只要肯学、敢想就一定能发明创造。2、课后去试着搞一项小发明或做一件小制作。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