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赋部长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兽医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09-28今天召开的全国兽医医政工作会议,是农业部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关于兽医医政工作专题会议。开好这次会,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兽医医政工作,构建兽医工作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统一思想,重点解决对兽医医政工作的认识问题;二是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兽医医政工作发展方向;三是部署工作,切实做好2010年各项兽医医政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对做好兽医医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开好今天这个会,我想大家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医政”工作,弄明白“医政”工作的准确内涵和工作范围,解决好兽医医政工作认识问题。这是我们做好兽医医政工作的前提。根据农业部“三定”方案,兽医医政工作职能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三项建设、两项管理”,三项建设就是兽医法律制度建设、兽医工作机构建设和兽医队伍建设,两项管理是指兽医实验室管理和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制度、机构和队伍这三方面是任何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管理则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内在要求。从这个角度看,兽医医政工作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要工作。首先是兽医制度建设。制度是根本。近年我国动物防疫工作整体上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从根本上看,得益于我们建立起一套既符合我国畜禽养殖方式、又逐步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兽医政策法律制度体系框架。一是实行预防为主的防疫方针。这为我们牢牢掌握防疫主动指明了方向,具有显著的国情特色,不同于发达国家扑杀为主的做法。实践证明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正确的,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二是出台“三补一扶”政策,即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强制扑杀补贴、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和扶持现代畜牧业发展。这四项政策有力地第1页共9页推动了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极大调动了广大农牧民防疫积极性,有效维护了养殖户利益。如果没有这几项政策,针就打不下去、病猪病牛就杀不了,控制疫情就是空话。三是修订《动物防疫法》。法律是规范,既规范兽医部门的防疫行为,也规范养殖者的防疫义务,还规范有关部门的防疫责任。特别是法律为我们争取新的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比如《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没有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建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但在《动物防疫法》立法过程中我们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写进去了,这就法定化了,再遇到机构改革就有保留甚至强化的法律依据了。其次看兽医机构建设。机构是载体。俗话讲“栽下梧桐数,引得凤凰来”。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专门的兽医机构,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兽医队伍;如果没有稳定的兽医队伍,就不可能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依然艰巨繁重的动物防疫工作。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经验告诉我们,哪个地方的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经费不保障,哪个地方的兽医工作就会陷入被动,就存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隐患。相反,如果机构建设到位了,有人管事、有人干活,就具备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基本条件,就能及时发现、报告、控制和扑灭动物疫情。2005年辽宁黑山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级兽医工作机构,加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力度,较早对村级防疫员给予劳务补贴,取得了近5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好成绩。第三是兽医队伍建设。人是第一资源。新型兽医队伍建设作为兽医医政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有人干事、把事干好”的基本保障。在总结近年来兽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时,我讲得最多的是面对2008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重大考验,我们沉着应当,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在百年奥运和国庆60周年大庆食品安全保障行动中,我们积极主动,确保了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我常常想,这些成绩的取得,最大的功劳在于我们拥有一支具有大第2页共9页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具有精湛专业技能的兽医队伍。这支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他们优良的品质和优秀的素质在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