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点滴体会新世纪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1世纪的教育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以计算机为手段而实现的全新的教育,同时我们也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组织形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冲击。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渗入语文课程改革,网络环境的开放和共享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拓展了教学时空,使语文教学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自然地融合到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拓宽了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下面结合课堂实践,谈谈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点滴体会.一、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认识。1、激发了学生主动探讨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网络课件把过去、传统、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视频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景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课文《田忌赛马》一课时,通过计算机操作,学生看到了齐威王与田忌赛马的场景图,听到了伴随着古典的琵琶音乐,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并且亲自通过电脑操作演示了两次赛马的过程,不仅看到了两次赛马的不同结果,而且那逼真的跑马和马啼声让学生感到有趣,同时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理解了”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这句话的含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1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灵魂,它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有限的,而利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生动的、积极的。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课件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文字、图像中去,深入其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继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3、让语文课成为“真实”的语文课。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并非孤立于真实的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要求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常常进行架空的技巧训练,学生缺少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必须通过文字录入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文,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最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色。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是“奠定人的精神根底”的教育。现代教育媒体的强大优势已勿庸置疑,它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在培养人的精神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善用现代教学媒体,发挥所长,防止负面效应,方能优化语文教学。二、善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语文教学1、利用现代媒体的大容量存储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突显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现代教育媒体信息量大、内容充实、形象丰富,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颖、有趣、富有艺术性与综合性的知识、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充分展现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突显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内涵。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看有关地球面貌的图片和资料,再将课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