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地方名人书刊资料的作用名人,旧时指有声名地位的人,地方名人,指一方有声名地位的人。本文所指的是一方有影响,有建树之人。笔者结合红安县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对基层图书馆如何利用名人效应,充分发挥地方名人书刊资料的作用,略抒浅见,以博同行指教。1收藏地方名人书刊资料关键在于利用近几年来,各地图书馆在抓藏书建设过程中,都注意了地方名人书刊资料的搜集、收藏工作,并且大多数设有专室进行保存,但如何发挥地方名人书刊资料的作用,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众所周知,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的机构,它收藏书刊的目的就在于利用,一般图书如此,地方名人书刊资料更是如此,因为它们在某一地方还不只是一种普通读物,而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比如红安县是红四方面军诞生地,是两百个将军的故乡,曾经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还有世界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作家叶君健、经济学家张培刚。说红安人杰地灵,名人荟粹,一点也不夸张。他们有的是一代伟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着崇高的威望,有的在战争年代立过战功,有的笔耕几十年,有的正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如果我们不宣传、不利用,也许他们难被更多的后人知晓。因此,积极宣传,充分利用他们的书刊资料、手稿,用本地的人和事现身说法,可起到其它书刊所起不到的教育和推动作用。红安县图书馆为世界著名文学翻译家、作家叶君健建立的书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叶君健书屋建成不仅保存了文化精品,增加图书馆藏量,提高了藏书的品味,为读者提供了珍贵的学习和研究资料,同时还成为红安县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该书屋从1997年11月13日开放至今,已接待观众、读者25万人。目前已有十余所学校到书屋挂牌共建教育基地,红安县第一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了书屋后,在全校开展了叶君健书屋观后感征文,并编印成册。同学们写的《叶君健——红安人永远的骄傲》、《他将激励我前进》、《为国之奋斗》等充满激情的文章,道出了对叶老敬佩的心情和自己的远大理想。叶君健书屋的建立在红安县收到了良好的反响。如果仅仅把叶君健的书刊资料、手稿收藏起来束之高阁,就产生不了以上效应,那么这种收藏就会毫无实际意义,所以说,收藏地方名人书刊资料,关键在于利用。2利用地方名人书刊资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要生存、要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名人书刊资料的作用,依托名人效应是一个很好的举措。1、利用好地方名人书刊资料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现在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读书观念非常淡漠,对怎样利用图书馆几乎是一无所知。要使人们转变观念,认识读书的好处,利用地方名人书刊资料吸引人们读书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红安县图书馆就有这样一位读者,曾因高考落榜,成天无所事事,偶尔从电视上看到县图书馆兴建了叶君健书屋,怀着好奇心参观了叶君健成就展,从此,迷上了读书,成为图书馆的一名热心读者。他说叶老以一个平凡红安人的脚步,走出了一条从《山村》通往世界的道路。我要向叶老学习,振奋精神学写作。由于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本乡本土的榜样,果然能有效地启迪人的心智,他说到做到,勤奋练笔,现已在省级刊物发表近万字的文章。再如,前几年,红安县图书馆每年办借阅证不足1000个,自叶君健书屋建成开放以来,特别是今春全县各中、小学到书屋参观后,办理借书证的人数大增,仅中、小学生读者就超过一千余人。2、利用好地方名人书刊资料,会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地方名人书刊资料是地方的宝贵财富,因此,图书馆收藏它,宣传它,一定会赢得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叶君健先生将他创作的9卷长篇小说、10余部中篇小说,30多篇短篇小说,大量的优秀散文,儿童文学作品和以《安徒生童话》为代表的翻译作品以及他所收藏的中外书刊近万册,约300万字的手稿,241份珍贵的报刊资料,齐白石、华君武等名人的51份珍品字画,无偿地捐赠他的故乡红安县图书馆后,红安县图书馆在手无分文的情况下,破土动工兴建时君健书屋,为筹集资金,上北京、下武汉,写报告立项,发信函募捐,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