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归纳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A.a点B.b点C.c点D.d点2.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3.“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学生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4.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项操作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潜望镜2/8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潜望镜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A.10mm之外B.50mm左右C.略大于50mmD.等于50mm8.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A.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远D.小明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远9.根据图所示,可判断出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等于两倍焦距D.大于两倍焦距10.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f=10cmB.f=5cmC.f=8cmD.f=12cm11.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3/8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这些说法正确的是()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丁D.丙与丁12.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找到像.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s1的距离(此时物距仍然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重新找到像,光屏移动的距离为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小B.光屏远离透镜移动,且s2<s1C.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大D.光屏靠近透镜移动,且s2=s113.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路灯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B.清晨起床后对着镜子梳妆打扮C.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D.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14.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15.如图是同一架镜头焦距不能变化的照相机拍摄的两张照片,通过比较两张照片,可知在给景物拍照时()4/8A.图甲表明此时相机距离景物较近B.图乙表明此时底片距离镜头较远C.两者底片到镜头的距离相同D.两者镜头到景物的距离相同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17.你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向右挥动手臂时镜中的手臂的像向________挥动.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5cm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________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制成的.18.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