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01任务一、填空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1.公共关系的调查方法很多,其中,(观察法)收集到的信息比较客观和准确,方法简便易行,灵活多样,是公关人员经常采用的方法。2.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达到加强公众记忆的目的,传播的信息必须具有一定的(重复性)3.设置公共关系部是现代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任何一个组织在设置公共关系部时,至少要考虑以下原则(规模适应性、整体协调性、工作针对性、机构权威性)。4.组织公共关系处于恶劣状态的是(高知名度、低美誉度)5.一般情况下,组织每年搞庆典活动(2~3次)。6.组织通过征求企业名称、商标、徽章、品牌等形成,引起公众对本组织的注意,提高公众对本组织的记忆度和熟悉度,这属于(征求广告)。7.企业使命属于组织理念识别系统的(观念形式)。8.大众传播媒介不仅对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大小事件加以报道,而且还通过自己对新闻的选择、解释和评论表明其态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表明大众传播具有(社会整合)功能。9.以组织自身的名义,率先在社会上提倡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属于(公益广告)。10.在常见的公关模式中,(交际型公关)的特点是灵活而富于人情味,可使公关效果直达情感层次。11.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知名度)。12.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有效的公共关系》13.(首要公众)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组织握有"生杀大权",组织应该投入最多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财力来维持和改善同这类公众的关系。14.公众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间顺序特征分类,其意义就是把公众理解为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知晓公众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15.组织与公众沟通的比较权威途径是运用(大众传播)。二、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1.在企业CI识别系统中,MI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与灵魂。√2.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互联网是一个"自由"的世界,没有把关人。√3.组织形象设计,首先要遵循"有效性"的原则。×4.网络传播由于具有匿名性,所以规范性较差,因而导致这种传播最快捷的媒体公信度较高。×5.开放组织只能使公众了解组织的各项工作,但不能使组织了解公众。×6.广义的传播是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或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流与分事.×7.开放组织既能使公众了解组织的各项工作,又能使组织了解公众。×8.在完成了公共关系调查研究以后,公共关系活动就进入到了实施阶段。这是公共关系工作中最富有创意的部分。×9.引进西方的经验就可以推动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10.经过加强教育、建立危机防范机制,公关危机完全可能不发生。×11.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12.CI是一种信息传达的象征和符号,而非企业形象和个性本身。×13.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14.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必考虑参加人员的身份、人数、接待规格等方面的对等原则。×15.响应广告是指:在其他组织开业时,组织以同行身份刊广告表示祝贺。三、案例分析题(共1道试题,共40分。)1.流言止于信息公开——5.12四川汶川地震中的政府公关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北京、上海、河南、湖南等地均有明显震感。随后一些产生震感的地区,开始出现了近期甚至当天就会发生较大地震的流言。如互联网上出现了一则流言,说北京当天晚上6点钟左右将会发生6级左右的地震,一时间人心惶惶。距地震发生18分钟后,5月12日14时46分,新华网发布地震消息。随即国内各主要门户网站的首页都公布了此条消息。随后,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近乎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及时转发地震权威信息。距地震发生后4小时54分钟——19时22分,人们从电视画面中看到国务院总理己抵达成都,正赶往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北京市地震局代表政府发布了官方消息,说北京地区近期没有破坏性地震的发生。距地震发生25小时32分钟后,即5月13日16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民政部、中国地震局有关负责人向中外记者介绍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