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装卸机械司机(初级)出题要点(一)理论知识A、基础知识:一、内燃装卸机械的安全操作(鉴定比重5%)1、掌握本机种安全操作规程2、掌握本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的内容和要求3、熟悉装卸作业中统一的指挥信号、主要货种的特性和装卸技术要求一、简述题1、试论述港口机械交接班内容。答:(1)交接清楚生产情况,包括装卸货种特征、货场情况、操作工艺过程和行驶路线;(2)交接清楚设备技术状况,对当班所发生的故障,不论是否排除,必须交代清楚,不得隐瞒,并认真填写在“机械运行日志”中;(3)交接清楚作业中的安全措施和安全装置情况;(4)交接清楚燃料、润料、物料的消耗和存量,并填写书面记录;(5)交接清楚随车工具及其他工机具的安全技术情况2、装载机作业中的“八不准”是什么?答:不准用高速档取货(散粮除外);不准边转向边取货;不准边行走边起升;不准升高货斗行驶;不准在斜坡路面上横向行驶;不准货斗偏重行驶;不准在升起的货斗下面站人或进行检修;斗内不准载人。3、机械作业前做到“十查”(1)查燃料油、压力油、润滑油是否加足;(2)查冷却水是否加足;(3)查蓄电池电解液是否加足;(4)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5)查钢丝绳、接头、滑轮及升链条是否完好,钢丝绳、链条是否在滑轮槽内;(6)查转向、制动机械性能是否良好;(7)查灯光、喇叭是否良好;(8)查电器线路的连接、绝缘是否可靠;(9)查机械液压及各管路、车架、升降吊臂等有无断裂和异常情况。(10)做好操作前例检例保工作,严禁机械带病工作。4、柴油机每日(每班)工作前应检查哪些项目?答:(1)检查机油、柴油、冷却水等,检查各管道、管接头是否有渗漏现象;(2)查蓄电池电极桩导线是否紧固,其他线路有无松动现象;(3)检查风扇皮带、发电机皮带的松紧度;(4)检查并紧固机体的各联接螺栓、汽缸盖、进排气歧管,各密封处;(5)检查起动后柴油机有无异响,察看排气颜色是否正常;(6)检查各仪表读数是否正常,特别是机油压力表、水温表。5、停车与熄火时应做哪些工作?答:1、降低发动机转速并踩下制动踏板,即可停车。2、方向手柄推拉到中间位置。3、松开制动踏板拉紧手制动操纵杆。4、减低发动机转速至800—1000转/分,空转3—5分钟,使发动机逐渐冷却。5、工作装置放平到贴于地面,各手柄均放在中间位置。6、按下发动机熄火开关使发动机熄火。7、拉下总电源开关,切断电源,拔出电门钥匙锁好车门。8、冬季停车后,应及时拧开所有放水阀放掉冷却系统全部积水,如水中有防动液,则不必放出。气温较低时,还要拆下电瓶,搬进暖房,以免冻裂。二、机械基础(鉴定比重15%)1、了解内燃装卸机械常见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一般知识2、了解机械基础知识3、了解《机械制图》中国家标准的规定及常用图形画法,掌握识读机械零件图的方法一、填空题1、铸造所获得的金属工件或毛坯,称为(铸件)。2、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按工艺方法不同可分为(铸造性)、(可锻性)、(可焊性)、(切削加工性)等3、螺纹的五要素是(牙型)、(公称直径)、(导程)、(线数)、(旋向)。4、尺寸的三要素是(尺寸界限、尺寸线和尺寸数字)。5、键联结由(键)、(轴槽)和(轮毂槽)三部分组成。6、带传动是由(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带)组成。7、平面类零件的加工技术要求主要有(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质量)。8、利用切削工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叫做(切削加工)。9、轴类零件加工时,一般采用(两种心孔)作为(定位基准)。10、按照焊接过程特点分,焊接方法一般分为(熔化焊)、(压力焊)、(钎焊)三大类。11、平面的主要加工方法有(刨削)、(铣削)、(拉削)及(光整加工)等。12、用铰刀对已经加工(钻、扩)的孔进行精加工,称作(铰孔)。13、常见的表面淬火方法有(感应加热)和(火焰加热)两种。14、螺纹的主要加工方法有(攻丝)和(套丝)、(车螺纹)、(铣螺纹)、(磨螺纹)15、碳素钢根据用途可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16、合金工具钢按照用途可分为(刀具钢)、(磨具钢)和(量具钢)17、尺寸的三要素是(尺寸界限)、(尺寸线)和(尺寸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