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实验基本知识1.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②不能骤然将温度计插入到高温溶液里;③不能骤然给高温的温度计降温;④将温度计当搅拌棒来使用。2.①塞子的大小和所塞的仪器口部相适应;②塞子进入颈口部分不能少于塞子本身高度的,也不能多于。3.水溶液中物质的萃取一一分液漏斗;固体物质的萃取一一索氏提取器。4.必须放置在铁环上静置分层,慢慢旋开旋塞,放出下层液体,放时先快后慢,当最后一滴下层液体刚刚通过旋塞孔时,关闭旋塞。等到颈部液体流完后,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5.①可加速反应、减少副反应的发生;②可以使加入的物质迅速、均匀地分散到溶液中;③避免局部过浓或局部过热。6.晾干、吹干、烘干、使用有机溶剂干燥。7.仪器倒置时,水成股流下,器壁不挂水珠。8.酒精灯、煤气灯、电子炉、水浴加热、油浴、砂浴、空气浴、电热套。9.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碱石灰、氧化钙、烧碱、无水硫酸铜、钠。10.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有机实验基本操作1.定义:在常压下将液态物质加热至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凝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作用:分离液态混合物;除去液体中的杂质;测定液体的沸点;浓缩溶液;回收溶剂。三部分:汽化部分;冷凝部分;接收部分。汽化部分:烧瓶、蒸馏头、温度计、玻璃活塞;冷凝部分:直形冷凝管;接收部分:尾接管、锥形瓶。3.先通冷凝水,然后加热;蒸馏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当装置温度降到室温时停冷凝水。4.150空气冷凝管(当蒸馏物沸点超过4度时,一般使用空气冷凝管,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导致玻璃温差大而炸裂)。5.温度计要插入瓶颈中央,使水银球上缘与支管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温度计的水银球才能全部浸没于蒸汽气雾中,从而正确的反映蒸汽的温度。安装过低,其读数会偏高,安装过高,其读数偏低。6.不好。如果加热过猛,蒸气过热,温度计读书会偏高,并且影响液体的分离效果,使液体分离不完全。7.可增加回流液体和上升蒸汽接触面,使热交换更充分。8.停止加热,当液体温度降到室温后,才能补加止暴剂。9.温度计的水银球在烧瓶的支管口处。10.分馏可以分离沸点差小于°C的液体混合物,蒸馏分离沸点差大于°C的液体混合物。装置的冷凝部分和接受部分一样,汽化部分不一样,分馏装置用分馏柱,蒸馏装置用蒸馏头。11.①通过长颈漏斗将待蒸馏液体加入到蒸馏烧瓶中;②让蒸馏烧瓶的支管向上与水平呈45°,将待蒸馏液体沿着面对支管的瓶颈小心的加入。12.正确。我们给液体混合物加热,当沸腾的混合液蒸气进入分馏柱时,由于柱外空气的冷却,蒸汽中高沸点的组分被冷却为液体,回流到烧瓶中,低沸点组分蒸气继续上升。当冷凝液回流过程中遇到上升的热蒸气二者进行热交换,上升蒸汽中高沸点组分又被冷凝,低沸点组分仍呈蒸气上升。如此在分馏柱中连续多次进行着汽化、冷凝、热交换、回流等过程,就相当于连续多次的普通蒸馏。13.安装分馏装置时应由汽化部分到冷凝部分到接收部分的顺序安装,汽化部分要由下向上安装;拆卸分馏装置时应由接收部分到冷凝部分到汽化部分的顺序拆卸,汽化部分要由由上向下拆卸。14.不一定都是纯化合物,因为某些有机化合物常常和其它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合物,它们也有固定27.的沸点。15.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纯度,判断具有相同或相近熔点的两种固体化合物是否为同一化合物。16.B装入的浴液要高出“B”形管的上侧管的上沿;“B”形管口配一开口软塞;装好样品的熔点管用橡皮圈固定附着在温度计旁,样品部分位于温度计水银球的中部;温度计插入软塞中,温度计插入溶液的深度以水银球恰好在“B”形管两侧管的中部为宜;测量时加热“B”形管的支管。17.加热过快:偏高B样品受到污染:偏低熔点管壁太厚:偏咼样品研的不细:偏咼样品墩的不实:偏咼载玻片或熔点管不干净:偏低18.从初熔到全熔的温度范围。19.严格控制升温速度。20.样品没有研细、装填没有紧细,会有空气混于样品中,影响热量迅速均匀地传导,导致结果偏高。21.①“B”型管:当熔点管的样品开始润湿,有塌落现象时表示样品已经开始熔化,为初熔;当固体消失样品完全成为透明液体,为全熔。②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