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水产养殖时数:20学分数:1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观赏鱼学实验》是水产养殖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能认识目前常见的一些观赏鱼的形态特征、进行雌雄鉴别;能利用水草、沙石、等造景材料进行水族箱景观布置;掌握观赏鱼饲养中的口常管理技术如换水技术等;掌握卵胎生鱼类的繁殖技术和幼鱼培育;掌握一些常见卵生观赏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及配套的饵料培育技术。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金鱼、锦鲤的品种识别(2学时)一、目的要求:通过对金鱼和锦鲤的观察了解其形态特征,掌握其分类标准和命名原则。二、准备工作:复习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三、实验内容观察不同品种金鱼和锦鲤形态特征和各部分变异,根据金鱼的外部形态用系统命名法进行命名。四、作业描述不同品种金鱼和锦鲤的外部形态特征,用系统命名法对金鱼进行命名。实验二、常见热带观赏鱼的品种识别(2学时)一、目的要求:通过对一些常见淡水热带观赏鱼的观察,了解其形态特征,加深对淡水热带观赏鱼的认识。。二、准备工作:复习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三、实验内容观察不同品种热带鱼的外部形态特征。四、作业描述所观察到的各种热带观赏鱼的特征。实验三、常见观赏鱼的雌雄鉴别(2学时)一、目的要求:了解和熟悉不同品种观赏鱼的雌雄区别。二、准备工作:复习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三、实验内容多数观赏鱼雌雄之间在体形、色彩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特别是在繁殖季节两者之间差异尢为明显,观察不同品种观赏鱼雌雄鱼间在体形、色彩等方面的差别。四、作业写出所提供的观赏鱼的雌雄差别。实验四、水族箱景观布置(2学时)一、目的要求:学习和掌握水族箱景观布置的程序和方法。二、准备工作:复习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三、实验内容利用水族箱配景材料根据个人审美观进行水族箱景观布置。山石一般选用3-5块,其中选一块形状比较好的作主石,估水族箱中偏于一侧,再选几块略小的附石,紧靠主石或稍离或远离主石:水草的栽植应高矮参差,水草与山石应左右平衡,低矮的水草作为前景草,高人的水草作为背景草和侧景草,最漂亮和显眼的作为主景草。四、作业写出实验感受。实验五、水族箱的换水技术(2学时)一、目的要求: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水族箱全部换水的操作过程和注意爭项。二、准备工作:复习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三、实验内容按照水族箱全部换水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换水。四、作业写出实验感受。实验六、卵胎生鱼类的人工繁殖(2学时)一、目的要求:熟悉卵胎生鱼类的繁殖过程,掌握卵胎生鱼类的繁殖方法。二、准备工作:认真复习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三、实验内容完成从亲鱼培育、交配、移缸、隔离、亲鱼产后恢复等全部培育过程。四、作业写出实验过程和结果。实验七、卵胎生鱼类的幼苗培育(2学时)一、目的要求:掌握卵胎生鱼类的幼鱼培育过程和方法。二、准备工作:认真复习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三、实验内容完成幼鱼培育中饵料的采集、投喂、充气、水质控制、分缸等工作。四、作业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实验八斗鱼科鱼类的人工繁殖(6学时)(与实验九任选一)一、目的要求:掌握产浮性卵的斗鱼科鱼类的人工繁殖和幼鱼培育全过程。二、准备工作:认真复习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三、实验内容在斗鱼科鱼类性成熟后通过提供适宜的坏境促使亲鱼筑巢、发情、交配和产卵,卵在短时间内孵化后由雄鱼照顾仔鱼到仔鱼可开II取食和自由游动为止,此时开始喂适II的开II饵料,人为控制环境,使仔鱼生长发育。四、作业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实验九鲤科鱼类的人工繁殖(6学时)(与实验八任选一)一、目的要求:掌握产粘性卵或沉性卵的鲤科鱼类的人工繁殖和幼鱼培育全过程。。二、准备工作:认真复习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三、实验内容在鲤科鱼类性成熟后通过提供适宜的坏境、提供产巢等促使亲鱼筑巢、发情、交配和产卵,卵产出后移出亲鱼,留下受精卵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孵化、仔鱼培育。四、作业写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