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题库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洞庭湖。()2.“初唐四杰”是指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描写西湖的美景。()4.《孝经》的“经”与“诗经”、“春秋经”的同义。()5.孔子是师襄的老师。()6.《渔歌子》是宋代诗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7.“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树”。()8.《送元二使西安》《鹿柴》《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9.“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单、寂寞”的意思。()10.《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11.《如梦令》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12.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13.《山行》是描绘了春天的景色。()1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庐山。()1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现在在杭州。()16.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低级诗。()17.“闻道龙标过五溪”,龙彪是指王维。()18.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明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的教育家是孔子。()19.《孝经》中,孔子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20.《孝经》作者有几种说法,其中有作者是孔子、也有作者是曾子或曾子门人等说法。()21.《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道家的伦理思想。()22.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23.明人高❷❷将唐诗发展分为四期,第一期为初唐文学,第四期为唐末文学。()24.韩愈、柳宗元提倡了古文运动。()25.吴中四士是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26.《送元二使西安》《鹿柴》《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27.“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单、寂寞”的意思。()28.《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29.《如梦令》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30.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31.闵子骞是一个胸怀宽广、孝敬父母的人。()32.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叫做“因材施教”。()33.道德和言行,道德是第一位的、根本性的。()34.孔子主张的仁政的核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5.“四海之内,皆兄弟”实际是说四海之内皆朋友。()36.孟子本着仁爱之心制止了白圭的治水方法,做了一件成人之美的好事。()37.有勇无谋是血气之勇,不能成大事。()38.有勇无仁,是匹夫之勇,不能持久。()39.有仁德的人必定勇敢。()40.勇敢的人必定仁德。()41.爱自己的子女,应当从目前的安危着眼。()42.爱自己的子女,应当从长远处着眼。()43.真心诚意对待子女,就要抓紧对他进行教育。()44.“君子有九思”意思是君子有九种法。()45.“小不忍则乱大谋”指“小的地方不能忍让,便会败坏大计划。”()46.“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结交正直的朋友,宽宏的朋友,知识渊博的朋友,这是有益的'。”()47.“学无常师”指“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48.管宁割席是为了与华歆绝交以表明两人志趣不投。()49.子夏所说:“仕而忧则学,学而优则仕”中的“优”是“优秀”的意思。()50.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陷于虚妄而危害身心;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读书,就会迷茫而不明事理。51.《论语》是“四书”之一?()52.孔子周游列国为期15年,对还是错?()53.“孔子认为‘为仁之本'是‘忠义'”,这句话对还是错?()54.“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55.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明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的教育家是孔子。56.《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道家的伦理思想。()57.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58.《孝经》没有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59.诸侯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60.士阶层的“孝”要求“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61.明人高❷❷将唐诗发展分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