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客专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实施日期:年月日概述哈大客运专线信号电缆采用SPTYWL23、SPTYWA23、SPTYWPL23A、SPTYWL23B、PTYA23、PTYL23、SPTYWA23、SPTYWL23型电缆,应答器电缆LEU-BSL23型电缆。正线全部敷设在槽道内,站内部分支线电缆采取直埋。1.一般规定1.1备用电缆室外应采用“∽”,室内成“U”或“Ω”型布放,排列整齐。准备放电缆工具和材料核对电缆型号和电气特性确认电缆径路选择合适场地支架电缆配备足够人力统一指挥放入槽道摆放整齐专人检查恢复槽道、清理现场1.2信号电缆按A、B端敷设,干线电缆大连方向为A端,哈尔滨方向为B端,支线同时依次A、B相接。1.3轨道电路用内屏蔽数字电缆使用应符合设计规定。1.3.1两个频率相同的发送与接收严禁采用同一根电缆。1.3.2两个频率相同的发送严禁使用同一屏蔽四芯组。1.3.3两个频率相同的接收严禁使用同一屏蔽四芯组。1.3.4电缆中有两个及其以上的相同频率的发送、或者有两个及其以上的相同频率的接收时,该电缆必须采用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1.3.5电缆中各发送、各接收频率均不相同时,宜采用非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但线对必须按四芯组对角成对使用。1.4各种箱盒均不得侵入客运专线建筑限界,线路曲线地段按规定加宽,不能加宽地段设备安装高度按规定降低。1.5桥梁接缝处电缆槽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电缆外露。2.电缆敷设2.1流程图图1图12.2电缆配盘及敷设时,确认电缆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3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的主要参数应进行测试,并形成测试记录,信号电缆测试应满足表1的要求。电缆如经曝晒后测量所得数据,不得作为电缆电气特性的结论。表1电缆主要电气特性表分类项目单位指标换算公式综合扭绞信号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芯线直径Φ1.0mm)Ω/km≤23.5L/1000绝缘电阻(芯线间,芯线对金属护套间)MΩkm≥30001000/L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芯线直径Φ1.0mm)Ω/km≤23.5L/1000绝缘电阻(芯线间,芯线对屏蔽层及金属护套间)MΩkm≥100001000/L工作电容(0.8KHz~1.0KHz)nF/km28±2L/1000应答器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芯径1.53mm)Ω/km≤9.9L/1000绝缘电阻(线间,芯线对金属护套间)MΩ.km≥100001000/L工作电容0.8kHz~1.0kHznF/km≤42.3L/1000注:本表项目中的电阻、电容为20℃时的测试数据。2.4信号电缆电气性能指标测试方法:2.4.1在20℃时,信号电缆导电线芯的直流电阻,符合表1的规定。2.4.2使用高阻兆欧表测试电缆线间绝缘电阻、任一芯线对地绝缘电阻,每千米的满足表1的规定。用兆欧表测试,可按下列公式汁算:RX=0.001×L×Rm式中L--电缆实际长度(m);Rm--仪表测量值(MΩ);RX--换算到每千米长电缆的实际绝缘电阻值(MΩ)。2.5电缆敷设方式,应符合设计及定测要求。2.5.1干线电缆线路应敷设在信号专用预留槽道。2.5.2支线电缆线路应敷设在预留管、槽中,无预留管(槽)的支线电缆应采用防护管防护。2.5.3电缆槽底部应平整无杂物,电缆布放应排列整齐。2.6信号电缆敷设时应满足下列要求:2.6.1电缆绝缘外护套应确保完整。2.6.2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内屏蔽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不得出现背扣、直角弯现象。2.6.3电缆按A、B端相接进行敷设。2.7室外储备电缆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2.7.1室外干线电缆每端储备量不小于2m,分支电缆应留足一次做头的余量(0.5~1m)。2.7.2室外电缆进入室内的储备量不得小于5m。2.7.3电缆地下接续时,接续点每端电缆的储备量留足一次接续的余量(0.5~1m)。2.7.4电缆过桥每端预留2m2.7.5电缆储备量采用波浪状(s型),通过通信槽与信号槽之间预留的电缆孔圆滑的放置于电缆槽内(如图2所示)2.8箱盒内电缆两端应有电缆去向标识牌。3电缆防护3.1电缆防护用管、槽及其它电缆防护器材进场应进行验收,其质量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3.2防护管内径应大于电缆堆积外径1.5倍,防护管管口两端用油浸麻袋片进行防护。检查维护井(手孔)的管口采用泡沫填充剂防护。3.3电缆上、下桥时的电缆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3.3.1电缆上下桥时,从预留锯齿孔沿桥墩至地面,应采用热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