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参考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标题是《文明礼仪,从我做起》。首先想和大家分享一则新闻。泰国《曼谷邮报》近日报道,泰国北部清迈的白龙寺不断深受游客青睐,但由于部分中国游客不注重厕所卫生,白龙寺决定另建厕所,专门供非中国游客使用。类似的新闻还有非常多。有媒体概括了中国游客在海外“不修边幅,行为不检、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不明白礼仪、不恪守公共秩序、乱刻乱涂或损毁文物、不保护环境和公共设备”等六种不文明陋习,这些陋习将中国游客的素养咨询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好像在世界面前给中国游客扇了一记嘹亮的耳光!在看看我们周围吧:上学路上,逆行、闯红灯、随意变换车道;校园内、教室里,不时会看到见到纸屑、食品袋、黑胶;下课的时候,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有同学互相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成心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等等。非常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文明适应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质量。事实上,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适应,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根底。在学校里,没有良好行为适应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假如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适应,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假如我们不注重本身道德素养的培养,即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成人,成为一个明白文明、讲礼仪的人,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开展的人。文明礼仪确实是我们素养的前沿,拥有文明礼仪,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那么,文明礼仪是什么?文明礼仪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教师时热情的咨询候;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协助;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的喧哗……文明礼仪是一种质量,文明礼仪是一种涵养。日前我校启动了“辞别校园不文明行为”主题活动,各班也召开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如何把这一活动推向深化,落到实处?要做到文明礼仪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我做起,从周围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适应。文明礼仪又不是容易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身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已经不在是一个小孩了,明白得的事情、道理也不断增多。我们不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礼仪,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礼仪。在校园,在家中,在各种公共场所,都不要不记得礼仪。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文明礼仪深深地刻在心中,争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成为一个新世纪的公民。利用本人短暂的生命,创立一个美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