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运行操作规程总则第1条本规程只适用于炉观电站1#机组运行操作。第2条凡参加炉观电站机组运行的人员均应学习和熟悉本规程,按岗位职责的规定,坚守岗位,做好安全运行工作。第3条认真执行本规程,使1#机组、电气和辅机设备处于正常完好状态下运行,并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避免或减少各种技术性事故的发生和发展,使值班人员在安全状态下工作,避免误操作,防止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第4条本规程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第5条参加试运行人员除了掌握本规程之外,还应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制度交接班制度1、按时交接班,在值班长领导下集体交接班,交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介绍本班运行情况及事故处理情况经过,对现场运行设备应详细交接清楚,双方在交接班记录薄上签字后,交班人员才能离岗。2、在交接班中如发现设备有故障,由交班人员负责指挥处理接班人员配合,待故障排除后,方可进行交接班。3、在进行重要操作时不可进行交接班,待完成后再进行交接巡视检查制度1、交接班巡视检查,交班人员交班前,对设备巡视检查一遍,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在交班时对接班人员说明巡视检查情况。,2、当班期间,正常情况下每半小时巡视检查一次。3、特殊情况(如甩负荷、事故音响信号动作、设备故障、事故排除后重新启动机组或其它异常情况等),必须及时进行加强巡视检查。4、在巡视检查中,要集中精力,仔细观察,充分发挥眼看、手摸、鼻闻、耳听等感觉作用,不得草率从事。5、巡视检查包括职责范围内的全部设备,其主要项目如下:(1)机组运行中的稳定性及各部位音响,特别是在过负荷、低负荷等情况时有无异常音响,有无显著的振动。发电机应无放电声和金属声。(2)水轮机压力表、真空表指示是否正常,尾水管有无显著的振动和噪声。(3)轴承油质、油温、油位和轴承温度是否正常,有无甩油现象。(4)主轴密封情况是否良好。(5)导水机构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转动是否灵活,剪断销及其信号装置是否完好。(6)油、气、水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有无漏水、漏油、漏气或堵塞现象。(7)机组各连接、固定螺栓有无松动现象。过流部件有无过热、变色、发红现象。(8)碳刷有无火花。(9)发电机温度正常,内部无焦臭味。(10)机组输出功率与调速器开度基本对应,并尽量保证机组在高效率区运行。(11)发电机的各种运行参数正常。(12)发电机机坑下无积水。(13)机组有无故障、事故信号。(14)各屏内的元器件正常,开关、指示灯指示正确。水轮机的基本情况水轮机型号为:HLA551C-WJ-55,混流卧式机组。本机组设计水头43.5米,设计流量2.23米3/秒,额定出力843千瓦,额定转速1000转/分,配套电机额定功率800千瓦。本机采用Φ70刹车装置和1.2TM2飞轮等辅助设备。本机包括下列主要部份:(一)埋入部份包括进水阀门、伸缩节和进水弯管。1.进水阀门相当于机组大门,作为检修机组、长期停机和当调节机构失灵时停机之用。2.伸缩节装于闸阀后面,仅为检修方便,不作长度补偿用。3.进水弯管用于引水及作为蜗壳基础的主要部份。(二)引水部份包括蜗壳、前盖和后盖,蜗壳使水流产生一定的环量,以最小的损失将水引入导水机构,其底部装有排水口,以排除蜗壳内的污物,泥沙及积水。蜗壳顶部有放气孔使蜗壳在充水时排出蜗壳内空气。(三)泄水部份包括连接管、尾水弯管和尾水锥管。1.连接管下方装有补气闸阀,作必要的补气之用;上方开有φ150检修孔。2.尾水弯管用于改变水流方向。3.尾水锥管回收转轮出口动能和利用由转轮到下游的静水头,由于尾水锥管内处在真空状况,故该管浸没深度不得小于0.4米。(四)导水机构部份包括导叶、导叶轴套、导叶密封、连臂、连板、控制环等。1.导叶共有十二件,运行时,以最优角度将水引入转轮,停机时短期作阀门用。2.导叶轴套使用材料为FZ-2的标准衬套,分别装在前后盖上,起支承作用。3.导叶密封由轧兰压紧“O”型密封圈(允许点滴漏),以防水流通过导叶轴套向水轮机外部泄漏。4.控制环在推拉杆作用下作圆周运动,带动连板、连臂控制导叶转动,以调节水轮机。其摩擦部位为自润滑轴承。五)转动部份包括转轮、主轴、飞轮、主轴密封等。1.转轮由13个叶片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