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4-01-06作者简介:王斐,男,武汉建工集团海外部,工程师,工程硕士。文章编号:1001-4179(2004)09-0012-03基坑内多种支护和止水方法的综合应用技术王斐(武汉建工集团海外部,湖北武汉430023)摘要: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深基坑工程的最大特点是超大、超深、周边环境复杂。由于工期紧,工程重要性程度高,在进行支护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遵循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针对各支护区段的实际情况,综合性地采取桩锚支护,喷锚支护,土钉墙支护,粉喷桩排隔水,高压旋喷桩排隔水等支护和隔水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既满足了基坑施工的需要,又保证了周边环境安全,也节省了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介绍由钻孔灌注桩、预应力锚杆、土钉组成的支护体系和由粉喷桩、高压旋喷桩组成的止水帷幕体系在同一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关键词:基坑支护;止水方法;施工;综合应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中图分类号:TV543+.8文献标识码:A1工程概况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工程位于原武汉展览馆旧址,是1座集展览和会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3.5万m2,其中主楼(A区)7.6万m2,包括地下1层,地上5层,为室内展厅及多功能厅;广场(B区)约5.9万m2,下沉式广场,地下2层,为地下停车场及大型购物中心。总建筑高度为55.45m。该工程位于武汉市最繁忙的中心商业区,紧邻武汉广场、世贸广场和游子乡大厦,人流量和车流量相当大;而且南北两侧均为城市主干道,都有高架桥(轻轨)通过,因此基坑周边环境显得复杂而严峻。深基坑工程平面布置如图1。图1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深基坑工程平面布置2场地标高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本工程±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23.5m,自然地面标高在21.5~22.5m之间。(2)工程地质分层结构如表1。表1工程地质分层结构地层编号及名称层顶埋深Πm层厚Πm空间分布(1)杂填土现自然地面1.0~7.6普遍分布(2)粘土3.2~7.21.2~3.8局部缺失为(2a)层(2a)淤泥质土、粘土、粉质粘土1.0~7.60.6~6.7分布极不稳定(3)粉土7.6~9.01.5~6.6分布广泛,局部厚度较小(4)粉砂9.5~15.69.0~16.5分布较均匀(5)粉细砂22.4~26.013.0~21.8分布均匀(6)粉质粘土37.9~40.42.8~4.9分布不均匀,以泥质透镜体出现(7)中粗砂夹卵石38.0~45.23.4~10.0分布整个场区(8)卵石46.2~49.23.5~6.2分布整个场区,局部含量减少(9)强风化泥质页岩52.2~53.74.3~12.5厚度变化较大(10)中微风化泥质页岩57.6~65.21.0~7.6层顶部起伏较大(3)本工程场地地貌属长江一级阶地,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和空隙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于杂填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和地表水、生活用水的渗透补给,无统一水位,且水量有限;空隙承压水赋存于下部砂、卵石层中,其上覆8m左右的粘土层为其隔水板。该地下水具弱承压性,与长江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勘察表明,一般情况下,承压水位在16.8~17.5m左右,预计进入长江汛期水头可能上升至19.0~19.5m左右。3基坑支护方案3.1支护方案的确定根据上述工程特点及基坑周边环境和土层分布情况,我们第35卷第9期人民长江Vol.35,No.92004年9月YangtzeRiverSep.,2004©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对本工程基坑支护及止水方案前后进行了3次设计和修改。第1次设计为SMW地下连续墙加锚杆和喷锚网支护及止水体系,同时采用深井降水;第2次从经济角度的考虑,加上基坑南坡确实存在放坡空间,对第1个设计方案进行修改,改为桩锚支护加粉喷桩排隔水体系,同时采用深井降水;施工过程中,由于基坑东侧土层中存在较多的废混凝土块和孤石等,粉喷桩排施工显得非常困难,于是又对第2个方案进行修改,改为高压旋喷桩排隔水体系,其它不变,这是方案的第3次修改。3.2支护方案概述(1)南侧基坑。采用1∶0.5放坡,喷锚支护,布设6层锚杆,锚杆杆体采用1�22螺纹钢筋,长度为10~14m,垂直间距为1.3~1.8m,水平间距为1.3m,锚杆仰角分别为:顶(底)层13°,其它各层12°;钢筋网采用�6@200双向布置,水平加强筋2�20,竖向加强筋1�20,纵横连接贯通并与锚杆焊牢;喷射混凝土为C20细石混凝土。典型支护剖面图见图2。图2主楼基坑典型支护剖面(单位:高程m,其余mm)(2)东侧基坑。采用�800钻孔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