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期盼·收获──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读后记得有人说过:“不看不识君,一看就动心”,当我初读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之后,确实是“动心”了。这册教材保持和发扬了前四册教材的特色,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深沉的人文底蕴,新颖爽朗的呈现方式,富有新意的导学和练习设计,深深地打动了我。这里仅谈一些本人先睹之后的感受和提一些教学建议。一、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深沉的人文底蕴从全册看,教材编排仍采纳主题单元的方式,分别安排“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绚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等8个主题单元,对学生进展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川、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擅长发觉、勤于考虑、学会做人等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审美情趣及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等,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人文底蕴深沉。从各主题单元的构成看,能围绕一个主题,从多方面选材,充实和丰富主题。如第一单元的4篇课文,分别从民族小学的校园生活、农村小孩的游玩、登山活动及槐乡小孩炽热的劳动生活等方面,引导学生多方位地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再如第五单元,从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谦虚求学和制造宇宙的神话故事,到举世出名的建筑、艺术等方面,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人文营养。再从选文看,所精选的课文留意儿童的经历和兴趣,贴近儿童生活和情趣,富有教育价值和启迪性。尤其是大部分新人选的课文可谓文质兼美,令人爱不释手,越读越爱读。如第八单元的4篇课文,全部是反映儿童生活的作品。从献给残疾儿童的掌声、一次成功的试验、圣诞节向生疏人献出的爱心,到“好汉查理”的转变,小孩们对这些“周围的故事”感到特别亲切,非常有学习兴趣。像此类反映儿童生活的课文,占全册课文总数的50%以上,这实在是令人欣喜的进步!又如《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不仅给小孩们丰富的色彩、美妙的声音,而且语言清新、优美,能为小孩们所接受、所欣赏,这关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有益的。依照教材的这些优势,教学中应突出整体性、综合性,留意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综合才能,注重情感陶冶,浸透人文素养教育。首先,要围绕单元主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与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严密结合。其次,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展开想像,在读中感受与欣赏,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最后,要精心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如第三单元,可围绕“美妙的秋天”这一主题,设计“欣赏──感受──描绘”的教学活动:先结合学习《古诗两首》《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引导学生欣赏秋天的漂亮。在朗读与欣赏中,引导学生开展想象与创编活动:“秋天的雨,是(有)___________。”“听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在___________;”再结合学习《风筝》,开展秋游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欢乐;最后,结合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指导学生搜集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句,画秋天的景物,进展以秋天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二、新颖爽朗的呈现方式,富有新意的导学和练习设计1.语文的导学特色十分突出。课文中学习伙伴的话语,或提示学习的难点,或提示学习的方法,或起“旁白”(强调)的作用,从内容到方式都较爽朗多样。与第四册比,本册除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之外,更加大了对句子学习的导学力度。以第五单元为例,有如下几种方式:(1)联络生活实际,体含句子的意思(《孔子拜师》);(2)从句(段)中的反义词去理解句子(《盘古开天地》);(3)从联想画面去理解句(段)的意思;(4)体含句子表达的作用(《赵州桥)》);(5)读句子,谈感受、体会(《孔子拜师》)。除此之外,在其他单元中还有一些新的导学方式。如:抓课文中心句子(《富饶的西沙群岛》);举例说明句子的意思(《矛和盾的集合》);从课文想开去来理解句子(《陶罐和铁罐》)。……2.课后考虑练习的呈现方式新颖爽朗。首先是导学“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