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一、交通工程设施系统概念、组成及功能1、概念: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理、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有效、快速、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交通工程设施系统是指根据交通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是道路网整体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排除故障、恢复交通运行最快,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提供车辆安全、快速、高效、舒适、环保行驶,适应道路现代化管理,能回收信贷资金而建立的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系统。2、组成:1)交通安全设施系统: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护栏、隔离设施、防眩设施、视线诱导设施、速度控制、其它安全设施(避险车道、防撞桶、减速带、减速丘)。2)管理设施系统: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3)服务设施系统: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3、总功能:确保行车安全,为用路者提供良好的服务,通过科学管理以充分发挥公路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具体功能1)通过主动引导,被动防护,全是保障,隔离封闭,提高交通安全性2)提高通行能力和交通运行效率3)保证车辆连续运行4)加快建设资金的回收速度5)降低交通能耗和交通对环境的影响6)提高出行的舒适和方便程度二、公路设计新理念及改善交通安全的主要工程策略:1.新理念:a.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b.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c.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d.坚持合理选用标准,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e.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f.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2.主要工程策略:1)防止车辆因各种原因驶离正常行驶车道,冲向路侧区域;2)尽量避免冲出路外的车辆侧翻或路侧危险物发生碰撞;3)如冲出路外车辆不可避免地将与路侧危险物发生碰撞,尽可能减低碰撞事故的严重性。三、新理念及工程策略在交通工程设设计上的应用:1.宽容设计:允许驾驶员犯错误驶出路外,即:设计人员提供尽可能减少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严重成都的设计对策。优先次序为:(与工程策略相似)A.尽量使车辆保持在正常车道内行驶(策略:合理是指标志标线,加强诱导);B.及时提醒驶出车道即将冲出路外的驾驶员返回(震动标线、路肩震动带、越界提醒);C.降低冲出路外的可能性(放缓边坡、路肩硬化、消除路基边缘边坎、改宽大矩形边沟为浅蝶型边沟提供更宽的路侧净区);D.减少事故的严重性(设置护栏,缓冲消能设施,进行标志,共用设施栏杆可解体)。2.路侧安全净区:是防止路侧事故最为理想的对策,宽容设计的本质体现;指位于车行道外侧边缘与路权限界范围内的区域。不应存在能导致碰撞伤害的坚硬危险物,车辆不应倾覆。3.运行速度:指当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天气良好时,在路段特征点上测定的第85个百分位上的车速。4.安全性评价:从公路使用者行车安全的角度对公路设施的规划、研究、设计成果或现有公路路况影响行车安全的潜在因素进行评价。(越早评价,越安全)15.全寿命周期成本,设施形式的选择上6.灵活设计:设计新理念监理在灵活应用现有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和法律基础上,在不降低安全性及尊重自然、环保的前提下,达到更符合公路沿线可持续发展需要和公众利益的目标。一、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设计概述:1.设计概述:(1)交通标志:布设、版面设计、支撑方式选择、结构设计、结构验算、材料选择。(2)交通标线:布设、路段线条设计、交叉口线条设计、立交出入口线条设计。(3)护栏:布设、防撞等级确定、结构形式选择、结构设计、结构验算、材料要求。(4)隔离设施:布设、隔离栅形式选择、结构设计、桥梁护网结构设计、材料要求。(5)防眩设施:布设、结构形式选择、结构设计、材料要求。(6)视线诱导设施:布设、轮廓标设计、突起路标设计、线形诱导标设计、分合流诱导标设计、材料要求。(7)其它:避险车道、防撞桶、防撞垫、减速带、减速丘等的设计。第二章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志是以颜色、形状、字符、图形等向道路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