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链运输现状——肉类贸易机会分析一、我国冷链运输现状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趋向于快速化,多样化,绿色化,集中化,对于生鲜冷冻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食品鲜活、易腐的特性对流通中的保鲜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上千万吨的水果腐烂变质或贬值处理,每年捕捞的鱼类也有40万吨左右烂掉,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其中有80%都是由于在配送过程中没有实施冷链处理而导致的,因此采取冷链配送对于提高企业效益和节约社会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冷链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肉食品外贸出口中,1982年《食品卫生法》的颁布推动了食品冷链的起步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要求向营养、卫生、品味和外观等条件转变,冷链将迎来较大发展空间。我国历年主要冷链食品产量统计(万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肉类汇总7,6507,9267,9658,3878,535猪肉4,8915,0715,0605,3435,493牛肉636653647662673羊肉389399393401408禽肉1,5341,5951,6561,7091,823其他200208208272138水产品汇总5,1165,3735,6035,9086,172海水产品2,6822,7982,9083,0333,139淡水产品2,4352,5752,6952,8743,033牛奶产量3,5193,5763,6583,7443,531禽蛋产量2,7422,7632,8112,8612,876水果产量20,39621,40122,76824,05725,0932007-2011年国内包括肉类、水产、奶类、水果等主要冷链食品每年平均按照4%的速度增长。巨大产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冷链食品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我国冷链系统也得到较大发展,据中国冷链网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有冷库约9.85万座,冷藏总量首度超过2500万吨,同比增长11.3%。然而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冷链水平相比,我国冷链食品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偏低,果蔬、肉类、水产品等进入冷链系统分别占5%、15%、23%,没有进入冷链系统食品腐烂变质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损失分别达到30%、12%、15%,欧美国家损耗只有5%、1%和2%。国内外食品冷链现状比较对比国内国外预冷30%左右欧美80%-100%果蔬损失率20-30%1.7-5%肉类损失率12%1%水产损失率15%2%冷藏运输率不到50%欧美80%-90%冷藏运输管理食品冷链体系不完善欧美基本建立高效冷藏链从我国冷链物流配送的现状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尚不成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体系和行业标准不完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缺乏和冷链物流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链体系和行业标准、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推行共同配送模式、引进和培养冷链物流人才等,使冷链物流配送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综上,我国冷链运输发展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以及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化,使得人口集中度越来越高,人们的需求将不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不断集中化;而围绕丰富的食品需求,将催生更多、更大、更集中的加工生产市场,这将导致集约化的销区与集约化的产区在区域上的不断分化,给我国食品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发达程度带来严峻挑战,将不断促使中国冷链物流网络的完善。二、我国肉类贸易机会分析1.我国肉类生产消费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产肉大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肉类总产量攀升至世界第一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为世界肉类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约在62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到2013年肉类产量增长至8535万吨,人均年占有量(按照13.7亿人口估算)62.3Kg。我国历年肉类产量统计(万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肉类汇总7,6507,9267,9658,3878,535猪肉4,8915,0715,0605,3435,493牛肉636653647662673羊肉389399393401408禽肉1,5341,5951,6561,7091,823其他200208208272138从营养成分来看,各种肉的营养成分差异不大,只有肥猪肉的脂肪含量比较高。在当前饮食健康越来越被重视的情况下,高脂肪的肥猪肉消费量会受到影响,瘦肉受偏好。由于猪瘦肉与其他肉类有相同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