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汽车电气设备(electricaldevice)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排气净化及舒适性2汽车电气设备包含的主要内容有:蓄电池、交流发电机、起动系统、点火系统、汽车照明信号系统、汽车仪表信息系统、汽车空调系统、安全与舒适系统3蓄电池和发电机共同构成汽车电源系统。在汽车上,蓄电池和发电机并联连接(图2-3),两者协同工作,共同为汽车电气设备供电;在发电机正常工作时,全车用电设备均由发电机供电。4起动发动机时,蓄电池必须能在短时间(5~10s)内向起动机连续提供强大的起动电流:汽油发动机一般需要200~600A;柴油发动机一般需要500~1000A,甚至更大。所以,对汽车用蓄电池的基本要求是容量大、内阻小,以保证蓄电池具有足够的起动能力5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起动型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由六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只单格电池的电压约为2Ⅴ,串联后蓄电池电压为12Ⅴ6铅酸蓄电池构件主要有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联条、接线柱等。7极板上的工作物质称为活性物质,主要由铅粉、添加剂与一定密度的稀硫酸混合形成。为防止龟裂和脱落,铅膏中还掺有玻璃纤维等牵引附着物。8目前国产蓄电池极板的厚度为1.8~2.4mm,国外大都采用1.1~1.5mm厚的薄型极板(正极板比负极板厚)。采用薄型极板可提高蓄电池的比容量和起动性能。9电解液的电阻与其密度和温度有关。如6-Q-75型铅酸蓄电池在温度为+40℃时的内阻为0.01Ω,而在-20℃时内阻为0.019Ω,可见,内阻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电解液密度为1.20g/cm3(15℃)时其电阻最小。同时,在该密度下,电解液的粘度也比较小。密度过高、过低时,电解液的电阻都会增大。因此,适当采用低密度电解液和提高电解液温度,对降低蓄电池内阻、提高起动性能十分有利。10根据国标GB5008.1—1991《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的规定,以20h放电率的放电电流在电解液初始温度为25℃,电解液密度为1.28g/cm3的条件下,持续放电到单格蓄电池电压下降到终止电压(1.75V)。在此过程中,蓄电池所输出的总电量,称为该蓄电池的20h放电率额定容量,记为C20,单位为A·h(安培·小时)11蓄电池的额定储备容量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初始温度为25℃条件下,以25A的电流持续放电,直至单格蓄电池电压下降到1.75Ⅴ。在此过程中,蓄电池的持续放电时间,称为该蓄电池的额定储备容量,记为Cr.n,单位为min(分钟)。12蓄电池的额定储备容量表征汽车在充电系统失效时,蓄电池能为照明和点火系统等用电设备提供25A恒定电流的能力。汽车装备的蓄电池的额定储备容量越大,则该车在充电系统失效状态下的持续行驶能力也就越强。13蓄电池定压充电电压选择:一般每单格电池约需2.5Ⅴ,即6Ⅴ电池需要充电电压约为7.5Ⅴ,12Ⅴ电池需要充电电压约为15V。定压充电的特点是充电效率高,开始4~5h内,就可获得90%~95%的充电量,可大大缩短充电时间。定压充电电压选择合适时,电池充足后,充电电流会自动趋向于零,使充电自动停止,这就不必由人工经常调整和照管14蓄电池充电种类有:初充电、补充充电、快速脉冲充电和去硫充电15从交流发电机外特性曲线可以看出,交流发电机的转速越高,端电压也越高,输出电流也越大,但当保持在某一转速时,端电压均随输出电流的增大而相应下降,端电压受转速和负荷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必须配用电压调节器才能保持恒定的电压值。16起动系统的作用就是供给发动机曲轴起动转矩,使发动机曲轴达到必需的起动转速,以便使发动机进入自行运转状态。当发动机进入自行运转状态后,便结束任务立即停止工作。17电力起动系统简称起动系统,由蓄电池、起动机和起动控制电路等组成。为增大转矩,便于起动,起动机与曲轴的传动比:汽油机一般为13~17,柴油机一般为8~10。18起动机的直流电动机主要由定子、转子、换向器、电刷及端盖等组成。采用励磁式定子的电动机,其励磁绕组与转子串联连接,故称串励式电动机。转子与定子铁心之间的气隙,普通起动机一般为0.5~0.8mm,减速型起动机一般为0.4~0.5mm。19影响起动机功率的因素有:接触电阻、导线电阻、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