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开展‘一物多玩'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意义对学前儿童来说,健康是最重要的,作为具有保育和教育双重任务的学前教育机构,健康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通过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能使幼儿获得与自身、他人和社会健康有关的知识和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法国著名学家蒂索从医学的角度来评价体育活动:“运动能代替药品,但世界上任何药品都不能取代运动的好处”。幼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而运动则成为他们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以实现其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平衡。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体育运动是幼儿的本能,是直接受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所支配。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在成人的称赞中、小伙伴的羡慕和钦佩中,逐渐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从而促使他们建立较强的自信心,能不依靠他人帮助而独立尝试新的活动;同时,参加运动则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而且需要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感受运动带给他们各种感官刺激,体验运动中各种情感。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这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而户外体育活动,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由此,不论从幼儿身心发展角度,还是《纲要》提出的幼儿园任务,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都将体育活动放在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然而,在当今家庭育儿方式上却存在着一些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有资料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身高、体重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其心、肺等内脏功能却落后于身体的发育水平,这正是由于缺乏锻炼、过多保护、身体素质培养力度不够造成的。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健康活动往往形式单一,内容匮乏。常常偏重安全,运动质量不高。由此幼儿园户外健康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计划上,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在这样的课程体制下,儿童只能玩玩户外大型的玩具,如滑梯等,缺乏系统的身体锻炼计划。儿童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发。加上教学手段单一,缺少教学材料,目前的教育内容不能满足儿童感受游戏活动的乐趣,这些都制约户外健康活动的发展。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我园确立开展——相关研究是有着教育教学和实践双重意义和价值的。(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洛克的健康教育思想洛克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教育家。他的健康教育思想非常丰富,他对健康教育的意义、内容及方法都作了十分具体的论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阐明了健康在人的成长与生活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洛克从医学理论的角度出发,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练儿童的健康的一些问题。他主张儿童的衣服要宽松,饮食要粗食淡饮,睡眠要早睡早起,用药要谨慎,户外活动多多益善,还应使儿童精神保持正常等等。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如果仅仅具有了健康教育内容而没有适宜的方法,这种健康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也是徒劳的。洛克提出:从小加强锻炼,反对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力戒说教,注重健康习惯的培养;尊重儿童的天性,将儿童区别于成人对待。2、蒙台梭利的健康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为上学做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具体地说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她的健康思想与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成立的“宪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