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机械式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从结构原理上能够保证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在砂土粉质粘土及两层土体之间的顶进施工任务。该类掘进机的构造是在掘进机的前部设置一隔板,形成泥水压力仓;能够预设刀盘压力、可根据土体压力大小自动伸缩、极限位置能够自动报警的切削刀盘,安装在掘进机的前端;刀盘切土口的增减具备手动或根据刀盘的伸缩量自动增大或减小,可随时调节切削量。2.工法特点2.1可有效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管体周围的土体扰动较小,因此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也较小。2.2与其它顶管方法比较,施工时总推力较小,且可长距离输送泥土。2.3不影响地下各类管线,不影响道路交通及地面建筑物安全;可长距离顶进,无环境污染。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粘土、粉质粘土、砂质粉土、中细砂、砂砾的地层中顶管施工,也适用于地表沉降要求严格的部位顶管施工。4.工艺原理4.1土体的平衡原理。顶管掘进机正常工作时,刀盘按预先设定的压力紧贴在被切削的土体断面,在后方顶力作用下一方面旋转切削土体,一方面向前推进维持土体的平衡。顶进中如果土体硬度增大,顶速不变时,刀盘受到迎面阻力大于预设定的刀盘压力,刀盘渐渐向后缩回,保持刀盘对土体的压力不变。在刀盘缩回时,刀盘的切土口自动增大,切削土体的量增大,土体对刀盘的压力减小,土体压力增大,刀盘仍然以预设定的土压力与土体在新位置保持平衡。配合手动调节刀盘切土口和预设压力大小的调节功能,可以使土体侧压力得到非常精确的平衡。停机时手动关闭切土口,刀盘仍然保持预定压力紧贴土体,并且将泥水仓与开挖面隔离。无论土体过软或过硬,当自动调节范围到达极限值时,刀盘报警装置报警,提醒操作人员注意,通过调节顶速,重新设定刀盘压力等手段,使土体维持新的平衡。4.2土层中地下水的平衡原理。向开挖仓注入一定压力的泥浆,该泥浆除能够将土层中的颗粒带走外,通过控制出泥流量的大小,就可以简单而准确地控制泥水仓中的水压力,平衡地下水。5.施工工艺5.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工作井施工-装配式后背墙安装-导轨安装-主顶千斤顶安装-油泵安装-顶铁安装-进出洞施工及密封-管道顶进-出土5.2测量放线。布设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施工放线时,可每隔20m设中心桩,另外在检查井处应设置中心桩,必要时应设置控制桩。5.3工作井施工。5.3.1在工作井上口预留槽口内安装钢筋砼预制板,槽口内要座浆饱满,板缝要按规定勾缝。在预制板预留口处砌砖墙,所有砖要浸透水,砌筑时应满铺、满挤,上下搭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均匀,不得有竖向通缝。5.3.2在砌筑检查井时,应同步安装踏步,位置要准确,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5.3.3井内壁设计规定要求封面时,应分两层抹成,第一道抹成后刮平并使表面造成粗糙纹;第二道砂浆抹干后,应分两次压实抹光。浆与基层之层间应粘结紧密牢固,不得有空鼓及裂纹等现象。5.3.4抹面平整度不应大于15mm。抹面砂浆凝固后,应保持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5.4装配式后背墙安装。5.4.1装配式后背墙采用方木、型钢和钢板等组装,组装后的后背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后背土体必须均匀密实,壁面应平整,并与管道顶进方向垂直;后背土体壁面应与后背墙紧贴,有孔隙时应采用砂石料填塞密实。5.4.2装配式后背墙的底端在工作坑底以下500mm,从而使后千斤顶着力中心高度不小于后背方木咼度的1/3,这样能使着力点与墙后被动土的合力点保持一致,有助于减少后背的倾斜。5.4.3装配式后背墙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1%装配式后背墙高度,水平扭转度允许偏差为0.1%装配式后背墙长度。5.5导轨安装。5.5.1导轨安装时和工作井底板预埋钢板焊牢,并用型钢支撑或用混凝土围牢。导轨安装前要先复核管道中心位置,确保导轨的高程、轴线位置准确。导轨定位必须稳固,在顶进中承受各种负荷时不位移、不变形、不沉降。5.5.2导轨必须符合中线、高程的要求,且在安装后和顶管前,其轴线位置、高程等必须进行验收,轴线位置偏差不超过3mm,顶面高程偏差不超过3mm,两轨内距偏差不超过2mmo5.5.3导轨端不能距工作壁太远,一般应控制在500mm左右,导轨安装时预留缝高度以100〜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