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做靓农村工作意见为策应全省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我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区委、区政府决定于年10月起,利用3-5个月时间在全区实施“做靓农村工程”。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产业,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问题,建设美丽、富裕、和谐、文明的新农村,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发展目标。决战3-5个月,全区7个乡镇分别将集镇做美、做靓,各打造1-2个产业突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政治文明、文化繁荣、整村推进,能在全省、全市有一定影响的新农村建设亮点,实现全区新农村建设进入全市先进行列。二、工作重点1、加快集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调整规划,着力构建符合集镇发展规律的大框架。一是确立发展定位。以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调整完善集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构筑符合本地实际的道路交通网络,主动对接城XX县区、生态工业城等经济区的辐射,着力将集镇打造环庐山工业走廊,交通便捷、景美人和的绿色宜居地。二是合理划分功能。针对本乡镇资源和地理位置的实际,结合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以工业为主导,科学合理地划分功能区域,将集镇主要规划为工业功能区、教育功能区、医疗功能区、商住功能区、行政功能区等几大区域,做到既相对集中又相互协调、便民利民。三是推进旧房改造。坚持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扎实推进集镇农民公寓建设的同时,根据功能分区和开发建设的需要,重点做好集镇有碍观瞻的旧房拆迁安置工作,努力形成一批容量大、环境好、配套完善的新型社区,吸引群众到社区居住。对离集镇较近的村庄,区别不同情况,以社区为纽第1页共4页带、拆迁安置区为依托,合并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拓宽集镇发展空间。四是实施美化亮化。本着做美做靓集镇,彰显集镇特色,要将集镇范围内所有的建筑(已用瓷砖、玻璃等材料装饰外墙的除外)分片统一外墙色调,建筑物楼顶全部改造成统一的波形铁艺屋面。集镇主次干道两侧要高档次、高标准全面绿化,安装统一的路灯。五是加大整治力度。各乡镇要深入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强化集镇环卫所和社区管理,重点抓好集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集镇主次干道全天清扫保洁。要积极联合工商、公安、行政执法部门严厉打击“三占三乱”行为,打造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的新集镇。2、打造示范亮点。各乡镇要坚持产业发展为先,大力培植“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以产业为平台,选择1-2个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民风纯朴的行政村,作为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一是要求村“两委”班子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示范点交通便利,连片推进的自然村不少于5个或农户总数在200户以上,有产业基础,且发展前景看好;二是要高标准完成“三清”,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栏率均达100%,做到村内沟渠相通,排水畅通,村旁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达到“一大四小”工程要求,农户庭院经济达85%以上;三是社区建设高品位,各自然村要分别成立3-5人组成的有威信、能吃亏、讲奉献、能干事、会干事村民理事会,有1-2间20平方米左右的村民议事室(含图书室)、室外有1处固定的宣传橱窗(长廊)、有1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有1支文体活动队伍,每年至少开展1次有特色的文体活动,逐步形成文化“一村一品”;四是各行政村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站,做到人员、经费配套到位,示范点农户宽带入户率达15%以上。依托城XX县区,大力发展以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培养新型农民。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实施“阳光工程”、“科技入户工程”、“乡土人才培训工程”和“雨露计划”为基本平台,整合区农业、扶贫、劳动保障、教育、民政等部门的项目资源,充分发挥区委第2页共4页党校、区职业高中、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培训基地作用,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