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年级:六学科语文课题27《蒙娜丽莎之约》课型准备课备课人:韦美英彭美香曾玉玲吴冬萍莫柳娜汤素永邓金梅覃香花覃继红石小艾使用时间:2013年12月日星期【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学习重难点】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导入新课倾听(全班)讲述: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一、知识储备。1、人物背景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我会解题目。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的卢浮宫有三件宝,其中之一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让人百看不厌。微抿的双唇,二、明确目标读学习目标(全班)出示学习目标1微挑的嘴角,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永恒的美。2、对词语的理解。交涉: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课文指美国和法国两个国家商量关于《蒙娜丽莎》这幅画放在纽约展出的事情。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仔细体会。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转瞬即逝:瞬,一眨眼,转眼;逝,消失。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泽鲜艳夺目。课文指《蒙娜丽莎》的光辉像一颗明珠那样鲜艳夺目。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主要内容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三、深入文本,感受名画魅力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3.从同学们惊叹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三、自学1.自学(个人)2.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在课文的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个人)3.反复阅读课文,对子之间互相纠正读音。明确如何断句。(双人)1.出示自学任务单:①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③读懂整篇文章的意。④弄不懂得词句和同学讨论或者问老师。2.学法指导:1、提问:回忆一下:前面我们是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四、交流自学情况(1)对子交流自学中自己已经学懂的问题。(双人)(2)A类生帮扶B、C类生解决自学中不懂的问题。(小组)(3)A类生把仍未解决的题板书在黑板上,C类生板词语的解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