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在反复朗读、深入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单元训练的要求,设计适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自主性,倡导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探究,学习语文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是这一节课里所要努力达到的。教学时,力求做到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要求,在目标的引领下朗读;让学生运用学习前面三篇文章的方法自读全文,品味语言,积累运用;让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在生活中去实践,去感悟。【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3、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难点: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乡村生活的欢快。【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本单元学习,导入本课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你学到了在阅读方面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从内容,更重要是方法方面去总结)2、这节课我们来读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麦哨》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质疑,理解“麦哨”,麦哨——它是一种用麦杆做成的哨子,能发出悦耳的声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意识和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二、阅读提示,明确目标1、学生自读阅读提示。2、总结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阅读要求。3、交流阅读思路。【设计意图:明确了阅读的要求,自己设计挑选一个大的学习框架,这样阅读可以事倍功半。同时,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2、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3、同桌互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在初步阅读中,初步感受乡村孩子淳朴可爱,乡间景色美丽亲切,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孩子们的情感热烈活跃。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总结、语言表达能力。】四、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2、交流喜欢的部分3、教师随着学生的阅读,随机课件出示句子:⑴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⑵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⑶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4、在阅读交流中谈体会,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深入对文字的理解——(一)欣赏乐与美的画面孩子们衣服美:“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看图品味:碧蓝的湖水边,茵茵绿草地上,孩子们玩耍割草,就像是绿草地上盛开了无数美丽的花儿,好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随机板书:碧湖,绿田,孩子,色彩斑斓的画)田野里花果美:“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哪些颜色映入你的眼帘?(圈划:鹅黄嫩绿、浓阴、金黄、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这些颜色是一起出现的吗?(圈划:前几天、转眼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好一幅变幻无穷五彩纷呈的画。随机板书:油菜,蚕豆,稻花)田园里丰收乐:“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圈划:到处、密密的、一蓬蓬、丰满、齐刷刷。)重点品味“擎”。(与举、托相比,“擎”字更显出果实的丰满,突出麦子的自豪与献礼般的郑重。)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丰收的欢乐?跳动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乐曲?(好一曲欢庆丰收的歌。随机板书:欢庆丰收的歌)小伙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