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学问题刍议(目录)一、“情感教学”的含义与特点1、情感教学的含义2、情感教学的特点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现状1、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自身个性情感体验2、教学方法、方式和语言等过于单一,造成课堂情感互动缺失3、教学内容设计的程式化,学生审美情感产生疲劳4、师生关系不和谐,情感交流不足三、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缺失产生的原因1、我国现行考试制度的不足2、思想政治教材本身特点的影响3、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素质不高4、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影响四、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缺失的不利影响1、容易造成学生言行不一、知行脱节2、不利于学生健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3、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五、解决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学缺失的对策1、重视理性情感与感性情感的全面培养2、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和语言制造情感教学气氛3、在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上贴近生活,使之丰富化4、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使情感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学问题刍议摘要:正如理性与情感是相互依存的两面,情感始终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虽然以理性思维为主,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却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政治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施以情感教学,从实际需求出发,努力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良好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会心、专一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是对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情感教学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所增益。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教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和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善于思考与运用人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此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也就涉及中学思想政治中情感教学理论与方法运用的问题。一、“情感教学”的含义与特点1、情感教学的含义在2003年英国沃里克大学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各国教育专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情绪。它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关注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身心愉悦,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的效果,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是情感教育的核心。同样地,我国著名学者鱼霞在《情感教育》一书中说到:“情感教学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康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而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中对情感教育是这样论述的:“所谓情感教学,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2]卢家嵋教授则认为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育。这是作为教育者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育。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3]通过对学者论述内容的思考,笔者认为情感教学应是指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活动,是通过师生之间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而造成和谐的、合作的教学气氛以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教师通过语言、态度、行为并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来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可以说情感教学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式方法。2、情感教学的特点情感教学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方式方法,其具有与其他教学方式方法不同的特点:情感教学具有非理智、非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