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书记畜牧业工作会议讲话(定稿)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文件之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进地区现代畜牧业大发展——在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郭连山(2008年9月18日)同志们:这次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是在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分析地区畜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研究和落实畜牧业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措施,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全力推进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委、行署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组织3个调研组赴两县一市对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广泛调1研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地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并专门听取了工作汇报,对促进地区畜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都为开好今天的会议奠定了基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认清形势,更新观念,切实增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1997年地区提出“南园北牧”特色农业发展战略以来,特别是2002年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之后,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核心,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坚定不移地实施“南园北牧”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改造提升草原畜牧业,发展壮大农区畜牧业,突出发展奶牛业、育肥业,加快饲草料基地和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牧民定居和劳务输出,主要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畜牧业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在调整农业产业第1页共20页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在农牧业生产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克难攻坚,扎实工作,为地区畜牧业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付出了辛2勤的努力。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差距和不足,尤其是对地区畜牧业发展处于什么水平或阶段更要有清醒地认识。总的来看,地区的畜牧业发展仍然相对缓慢,对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贡献率还不高,还没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仍处于传统畜牧业发展阶段,或者说处在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初始和攻坚阶段。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分析和考虑:一是从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方面来看。在“南园北牧”格局中,畜牧业仍然是短腿。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仍然较粗放,生产方式主要是靠天养畜,四季游牧,生产周期长,牲畜死亡率高,经营管理落后;增长方式仍属于数量扩张型,科技含量低,标准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对相关产业拉动作用也不大,还没有真正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2007年,全地区畜牧业总收入3.59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21.78%;农牧民收入中畜牧业收入945元,仅占人均纯收入的23.98%,比2002年的27.39%下降了3.41个百分点;山区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2002年的862元扩大到2007年的1325元,呈现逐年拉大的趋势。同时,与全国、自治区及兄弟地州相比。2007年,XX市畜牧业总产值5.34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5%,低于国家34%的水平。地区畜牧业总产值低于XX市的9.6亿元,且差距较大。二是从种植业结构方面来看。粮经草结构仍不合理,粮食面积减幅较小,棉花面积增幅较大,饲草料种植面积偏小,特别是人工草料基地建设滞后,这也是造成天然草场超载过牧、退化沙化荒漠化严重、禁牧休牧轮牧制度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地区人工草料面积20余万亩;草原牲畜超载达40%以上,牧草80%以上退化,可利用天然草地产草量比80年代产量下降了30—40%左右。特别是今年巴里坤县遭遇了几十第2页共20页年不遇的旱灾,使草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从牧民搬迁定居方面来看。牧民定居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是“人定畜不定”,真正实现完全定居的只有30%左右。主要原因是水、电、路、住房、棚圈、饲草料基地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