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当“国学”遇上“儿童文学”VIP免费

当“国学”遇上“儿童文学”_第1页
1/2
当“国学”遇上“儿童文学”_第2页
2/2
当“国学”遇上“儿童文学”在小学阶段,多阅读、多积累,养成阅读的习惯,并进行阅读思考,这就是阅读的意义。阅读目标的缺失、阅读课程的不健全,导致了阅读内容的随意性,老师喜欢什么就让学生阅读什么,而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李怀源在小学阶段有个现象:一批重视传统文化的人在大力推广国学,一批重视儿童文学的人在大力推广儿童文学。不同的人重视阅读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所以强调的阅读内容也就不同了,都认为自己推广的才能“救”儿童,但一所学校很难做到两者兼顾。当我们在讨论意义的时候会尽力周密完整,而在实践的时候往往会执其一端,难以跳出思维的怪圈。风靡的经典吟诵自台湾某教授推广吟诵以来,大陆地区掀起了吟诵浪潮。把吟诵作为学生的表演项目,在很多学校已经是事实。就吟诵的内容而言,比较广泛,包括古诗词、文言文和经典选读。但有些语文老师并不知道《三字经》、《弟子规》是古代蒙学的教材,还不能称为经典。真正的经典,浅显一些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深奥一些的是《诗经》、《尚书》、《礼记》、《乐经》等。能够称为国学经典的书还是很多的,而在小学能读的还是不多的,尤其是整本书。就吟诵的腔调而言,如果真的按照古腔古韵,显然是很难的,因为据说除了几个专门研究者,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过去究竟怎样吟诵。因为过去并没有音频资料的留存,即使是研究吟诵的学者,对某些吟诵调也只是推测。很多语文老师能抓住的就是“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的规律,孩子们也就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学习吟诵。就吟诵的气势而言,人数可多可少,学生穿上传统服饰,比较壮观。教师和学校也容易操作,尽快成型,形成特色,这也是学校选取吟诵作为特色的原因之一。“国学”推广人的价值观是,现在记住了,将来用的时候,一是能够拿出来,二是能够再次消化吸收。有些语文老师把吟诵作为弘扬国学的重要手段,甚至认为吟诵就是国学,显然有认识上的局限性。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国学”一词的解释:“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可见,国学包括的范围是很广的,文学也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我认为古诗词是国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诗词的篇幅短小,语言押韵或对仗,易读易背,而且意境深远,比如《诗经》。语文老师和学生一起多读、多背、多领悟、多应用,把诗词的意义、语言的魅力深深印入小学生的内心,化为他们的思维符号,这是很切合实际的做法。疯狂的图画书现阶段,图画书成了大众心目中儿童文学的代表和代言,除了专门的研究者和资深阅读推广人,很多人把图画书当作儿童文学的全部。于是,图画书教学一度成为热点,并且有经久不衰之势。好的图画书,故事相对完整,哲理深刻,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悟和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停下来猜测故事的情节,也可以就书中意义进行讨论,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画内容进行创编。儿童文学推广人的价值观是儿童文学作品,无论是语言还是意义都是贴近儿童的,能在儿童的内心发生作用,将来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很多老师认为,图画书是因为有图画,所以适合学生阅读。对幼儿园和低年级的孩子而言,图画语言的理解能力确实很强,能够依靠观察图画,获取大部分信息,进而建构意义。但是,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而言就不是这样的。我们曾经进行过这样的尝试,让中高年级的孩子阅读大量英文原版的图画书。英语是第二语言,在选取图画书的时候,降低难度,把国外幼儿园和低年级的图画书让学生读,结果很多学生没有兴趣。语言是符合他们的水平了,但是,思维难度降低,学生对内容不感兴趣。可见,阅读内容的选择要基本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从定义中很容易看出,儿童文学包括的领域非常广,图画书只是儿童文学一种表达方式。儿童文学的阅读,在小学大概应该有一个序列,低年级以儿歌、童谣、儿童诗、童话为主,中年级以寓言、儿童故事、神话为主,高年级以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为主。文学阅读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当“国学”遇上“儿童文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