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困生转化之我见VIP免费

学困生转化之我见_第1页
1/3
学困生转化之我见_第2页
2/3
学困生转化之我见_第3页
3/3
学困生转化之我见张振强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数学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对学习数学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学困生”。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而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也就成了我们这些身在一线的教师长期困惑的问题。在本人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提高数学学困生成绩的方法:一家校合力共同促进转化转化后进生,光靠单方面的力量是完全不行的。要将教师、同学、家长、社会等有关方面的力量联系起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六三班有个叫强科巍的学生,性格怪僻,从不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也不主动和同学说一句话,学习上有问题要老师主动找他辅导,在老师指导的过程中大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你,什么都不说,更别提上课举手发言了,弄得老师哭笑不得。经调查,此学生近两年父母都不在身边,跟多年不在一起的爷爷奶奶住,有些不适应。再加上年龄小,说话有外地口音,学习上较为吃力并且想爸爸妈妈,这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严重的精神压力,所以形成了这样的性格。本学期我细致地做了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并直接与孩子父母联系,请求家长读点有关家教的丛书,并经常性地电话联系和看望,要定期与孩子谈心、交流,并及时把反馈信息传达给老师,我们互相配合效果很好。现在他不仅能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而且他渐渐的开始主动找同学讨论问题,找老师问问题。在家里他能主动做点家务,来了客人能主动接待……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努力提高指导家庭教育的水平,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使学生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二、用爱心和理解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信心是成功的源泉。学生学习成绩差,除了及个别学生先天智力低下外,还有许多学生是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有的是因为他们学习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而学习潜力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是否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注意让学困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我曾教过一个叫宋海江的学生(现在上实验中学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次考试总是不及格,到我教他的时候已经是他六年级了,那时他的数学成绩已经掉到三十几分了,家长也对其失去了信心,他甚至都不打算上学了,所以他的作业就是凑数的乱写一气。面对这种情况,我去找了他的家长和以前的一些数学老师,经过了解,得知他以前并不是特别差,勉强可以及格,可是他的父母一心想要他考上90分,当他达不到时,就是一顿打骂,同学们也认为他是笨蛋,老师也很少夸奖他,久而久之,他认为自己真的很笨,所以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了,父母的打骂也使他麻木了,他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情况了解后,我找他谈了话,先稳定了他想要退学的情绪,我告诉他,在我心里,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只是你自己没有发现而已,而且你父母也认为你是个机灵的孩子,他们认为你考不好,是觉得你太懒了,打你骂你笨就是想刺激你,现在他们也很后悔以前的行为,老师也希望你可以从头开始,这个个子比我高的男孩沉默了,看的出他的内心也在挣扎,我当时并没有要求他立刻做出决定,而是在后面的教学中,为他制造机会,比如上课出的简单问题,我会叫他回答,答对了,立刻给以表扬,在作业中也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在测试的时候,只要有进步,就在全班表扬他,并常常以他为例,鼓励班里的其他差下生,然后在课后抽出时间给他补习,特别是在下午放学后,我几乎每天留几个同学补功课,渐渐的,他开始主动来找我问题了,作业错了,也能主动订正了,慢慢的,他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树立了一定的自信心,也变的开朗了,和同学们相处也融洽了,后来在六年级第一学期考试中得了满分,为此在初中学习中他还经常找我聊天。当时家长也发现他在家里的变化特别大,在毕业时他的数学成绩已经达到了93多分,他的父母见到我特别感激,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升入高一,每次见到我都热情的和我打招呼,使我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困生转化之我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