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课题研究中解救自我VIP免费

在课题研究中解救自我_第1页
1/3
在课题研究中解救自我_第2页
2/3
在课题研究中解救自我_第3页
3/3
在课题研究中解救自我商国辉我们农村教师生活忙碌,怎样变我们的现状呢?利用课题研究来解救我们自己。近年来。在市、镇领导的引领下,我尝试着做课题,在课题的研究中,我逐渐地认识自我、充实自我、调整自我、突破自我、开发自我、成就自我,从而寻求解救自我之路。课改之初,学校开展了“农村中学主动参与的课堂研究”课题研究,我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实施者,逼迫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四处搜集相关教育理论,和同事们一道,参与方案的设计、计划确定、课堂实施、年度小结、课题中期验收、方案完善、最后到课题结题,此过程中,系统的理论的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课题的实施让学生改变了学习方式,和我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行为在改变,思维活跃,善于用自己的思考去看待问题。新的矛盾又呈现了:如何在课堂上照顾到每一层次发展的学生呢?特别是学困生。古有“因材施教”的说法,在新程标准中,也有“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我主持的第二个课题《农村中学学困生的成因、类型及矫治研究》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珍视学生个性,确定了学困生的转化的方法:“关注差异,思想观念上平反一批;提高课堂实效,课堂上解放一批;关注心理,个别辅导上转化一批”的常规做法。不但加强了教材的研究,还提高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把自己的研究心得进行了整理,投给教育杂志,没想到还真的获得了发表。用数学故事创设情境的案例《张三赶集》、学习方法指导案例《谁的方法好》、学生的日记《妙用平均分》也先后在《学习方法报》上发表,稿费虽少,但却振奋人心。此过程中,我对校本研修、专业成长等也有了自己的思考,《让教师有个性地成长》、《课堂应追求个本真》等文章先后在《教育时报》《河南教育》上发表,课题研究让我明白,以前写反思、写论文,作总结。所有的做法都“全面而不深刻”、“零散而不系统”,导致问题不能彻底解决。而课题进行的是专题研究,进行叙事研究、进行个案研究,才能使自己对教育的思考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更利于我们对自我教育教学的把握,课题是教师发展的快车道,课题研究的历程,让我感受很多。感悟一:课题选择——把课题选在自已的优势上作为一个平凡的老师,要想获取最佳的成长效果,必须把课题定位在教师的优势上。我校采取“优势、劣势、机会与危胁”综合分析法,引导教师把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合理的思考与规划。比如:我,是一个平凡的教师,口不多言、笔不会写。特别是我的生活,和大家一样-“忙”,除了忙常规、课改、科研以后,我是六年级的班主任,担任一个班的数学课,兼学校的副校长,主持学校的校本研修、科研工作、师资培训等。我最大的优点是实在。能认真地对待教学中的事情。我最大的缺点是太认真,如果对事情虚假的拼凑,“享受”应付的“一时快乐”,总觉得心中不踏实。如果不进行研究,等待自己的将是“年年岁岁忙相似,岁岁年年生不同”的危胁。我的个人课题《把数学故事引入课堂的研究》,就是借助数学故事,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牵动自己用好一本教材、帮助自己带好一个班级、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作研讨课、注重资料收集、成果物化,以实际行动引领着学校的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管理工作。感悟二:课题研究——把研究落实到常规行为上围绕自己的课题,“积累”平时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使课改理念更科学地落实到常规教学之中,从而改变我们忙碌的生活状态。课题研究启示我们:“立足岗位,积淀底蕴,成就自我”。(1)善于留心,积淀自我。研究“日常课”,平静的常态下课堂研究才最有效。围绕课题有针对性地思考每天的课堂,将每一节课中的“成功”与“遗憾”都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宝贵财富,才真正有利于自身发展。(2)善于学习,充实自我。我积极进行专项理论学习,并积极在课堂中实践,并就疑点向教科所专家咨询,将理论尽快融入到课题研究中去,成为了踏踏实实进行理论实践者。(3)善于思考,调整自我。课题研究工作是严谨的,它让我养成了认真学习、多角度思考、敢于尝试的好习惯。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思想、智慧不断碰撞,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课题研究中解救自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