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材料一、高点定位,统筹安排县局党组对创建部门统计规范化系统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认真学习了《××省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关于创建××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系统的实施方案》以及《关于认真贯彻省局领导指示进一步做好全省系统统计工作的通知》等重要文件,提出了年度统计工作达标目标要求,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强化了全局开展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按照《统计法》的要求,积极组织系统内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在岗人员参加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组织已持证上岗的人员参加统计从业资格继续教育培训,以增强统计人员依法统计的意识,确保统计工作质量;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制度,及时对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协调和解决;加强与市局各业务科室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利用垂直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确保统计信息真实、准确、实效。二、创新举措,夯实基础(一)健全机构,稳定队伍。一是抓好统计机构和人员配备关。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在统计队伍建设上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确保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责任到人。目前,我局设有_名专职综合统计人员,各相关业务科室配有兼职统计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专项统计工作,基层工商所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仍然保证由一名业务骨干从事统计工作,在全系统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相联、反应灵敏、快捷畅通的统计工作网络,保证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抓好统计队伍建设关。做好统计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随着统计报表制度的不断修改完善和新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我们坚持把统计培训列入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邀请市局专家现场授课指导,对新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统计软件、统计分析写作、电子表格在统计中的应用和统计业务基础知识等内容进行全面培训。目前,全局专兼职统计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第1页共4页(二)多措并举,严格规范。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是做好工作的保证。去年以来,我们根据市工商局统计工作目标计划和关于统计工作的“两个办法”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统计工作考评办法及其细则》和《统计分析考核暂行办法》。_月份,我们又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制定了《××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统计工作管理试行办法》,对统计工作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印发了《××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统计工作管理制度》共五十五条,涵盖了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制度、统计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制度、统计数据报送及质量检查评估制度、统计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制度、统计检查监督和考核评比制度等,形成了由《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工作管理试行办法》、《统计工作考评试行办法》、《统计分析管理暂行办法》、《统计电子台帐使用管理办法》及《××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统计工作管理制度》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统计工作制度体系,实现了统计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的制度化。二是加快硬件建设。随着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开展,统计工作信息化程度也有很大提高。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我局统计工作所需硬件设施全部配备到位,专兼职统计人员人均一台微机,并配有打印机,专门为综合统计人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系统统计人员每人设有电子邮箱,实现了统计工作网上办公,微机取代了计算器,电子统计台帐取代了手工台帐。统计数据汇总、整理、存储、应用和管理已全部实现信息化,减少了工作流程中的人为错误。三是强化规范管理。为保证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我们严格依据《统计法》及《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统计报表制度》规定,首先从报表流程上进行规范。严格要求以案件性质归类统计,由业务科室、综合统计人员及法制科层层把关,对大案要案统计仔细审查,确保准确,杜绝了案件重报漏报现象的发生;其次,利用季报、半年报、年报时机,组织各科室、所统计人员采取集中汇审、交叉汇审和汇报工作等模式,互相沟通、交流经验,对汇审中出现的问题,县局综合统计人员及时总结并进行集中讲解,并在年报结束后及时下发通报,指出各科室、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便于整改,使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