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2.表演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3.了解藏族的曲调风格,介绍藏族的风俗习惯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韧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2.使学生初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风格和体裁的认识。3.讨论歌曲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感情。4.养成训练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要求学生唱好一字多音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激情导入:播放歌曲《走进西藏》。二、创设情境1.师: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生:《走进西藏》2.师:这是一首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歌曲,你知道哪些藏族民歌?能为大家演唱一段吗?生汇报。3.教师将学生所回答的藏族民歌和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歌曲给予分类。和学生共同总结这些歌曲共同的特点(旋律起伏、曲调高亢)。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三、寓教于乐: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绪,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2.复听歌曲,用XXXXX为歌曲伴奏,感受不同伴奏型对歌曲情绪表现的作用。3.再听歌曲,指导学生随音乐用手表现出歌曲的旋律线条,感受起伏的旋律特点并为延音线出现的音符划拍,为准确掌握节拍作铺垫。4.指导学生跟随教师伴奏用Lu模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发现第一句旋律与第二句旋律的相似之处更加准确的摸唱旋律。5.解决学生在模唱时所出现的问题。准确的表现延音线、附点四分音符、切分等节奏。6.师钢琴伴奏,完整视唱歌谱。7.跟随教师钢琴伴奏,填词演唱,并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有无上波音不同的效果。8.在演唱中对对一字多音处进行指导,能够连贯、圆滑的演唱,并对咬字及呼吸进行指导。9.听歌曲范唱,唱歌词。10.力度处理。(1)引导学生分析每一句旋律的最后都有以切分节奏和二分音符结束,旋律下行的特点,在歌曲处理中以渐弱的力度进行表现。(2)36635|6133|3.36635|6122|2.太阳和月亮他们的妈妈在mi和re拖音时以渐强的力度进行处理。通过力度渐强渐弱的变化更加突出旋律的起伏特点,更加富有情感的演唱。11.跟随伴奏,指导学生用亲切、深情地情绪演唱歌曲。四、创造表现:1.师:这是一首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歌曲,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的民歌?(学生展示)2.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少数民族歌曲,师生共唱共舞(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有藏族歌曲《天路》维吾尔族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蒙古族歌曲《祝酒歌》等等。五、处理歌曲:1.师: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演唱?2.师:在2010年舟曲地震时各族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走出了困境,这正是歌曲中唱到的,:一个妈妈的女儿,所以这节课的最后让我们以亲切、赞美的心情齐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背景音乐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及舟曲灾区的图片)五、完美结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想大家一定对这首歌非常熟悉吧。是啊,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是祖国母亲的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这节课的最后我们在歌曲《爱我中华》中结束我们的课。教学反思:歌曲旋律起伏较大,音域比较宽广,孩子们很难把握,尤其是一字多音处。